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粮食文化观,即:"民以食为天"之粮食政治文化观;"农业乃百业之基,粮食乃农业之基"之粮食经济文化观;"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粮食行政文化观;"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之粮食企业文化观;"技术创新为粮食保驾护航"之粮食科技文化观;"量入为出,食陈储新"之粮食消费文化观;"食以安为先"之粮食安全文化观;"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色、香、味、意、形、养"之粮食审美文化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之粮食哲学文化观。论述了我国优秀粮食文化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发展战略中的认识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温温和、四季分明,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农业条件优越,粮食地位十分重要。河南省的粮食总产和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以及为全国提供的商品粮都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1/10多的粮食,用占全国1.74%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占全国7.5%的人口,每年有一百多亿公斤的粮食出口或出省。  相似文献   

3.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制定粮食法至今,时间已逾30年。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终于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它的颁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反映出粮食立法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贸易及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从总量来看我国实现了粮食自给的目标,基本达到了95%的粮食自给率,但粮食生产渡动幅度依然较大,另外从粮食贸易结构来看,仍存在着"大进大出"局面,且在粮食进出口价格比上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因此,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总量与结构进行有效调节是保障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性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粮食多元化竞争经营的新形势下,粮食行业试图通过大力发展“订单粮食”来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粮食产业。然而,“订单粮食”履约难、质量难保证等问题严重困扰和制约粮食经济健康发展。粮食企业思变则通,只要用好用足国家土地流转政策,采取转包、租赁、股份等多种形式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大批量土地,建设“粮食企业优质粮油原料农庄”,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林耘同志,您好。去年我们就邓大才先生《谁是粮改最大赢家》一文对您的访谈,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代表本刊编辑部向您表示感谢。林耘:谢谢。繁荣粮食经济学术研究,推进符合市场需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建设,是每一个粮食经济工作者应尽之责,不用客气。主持人: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粮食价格突然回升,重新引起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有读者向我刊推荐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彻底消除粮食危机论的影响》一文,我们又推荐给您阅读,是想请您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林耘:茅于轼先生这篇文章摘自他的《寻求社会财富之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粮食系统“两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粮食企业纷纷实行“两个置换”。从表面看,好像改革进行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有些地方似乎只是急于甩掉沉重的人员和债务包袱,而对企业的出路及长远发展思之甚少,这就使得改革显得那么苍白,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当然,也有很多地方是站在发展和稳定的角度来进行改革的,如湖南省道县粮食局。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福建、上海等8个粮食主销省市先后放开收购、放开粮价、放开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无疑将会对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对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研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主产区加快粮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意就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给粮食主产区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之策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粮食收购市场监管是粮食市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粮食市场管理中,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可谓举足轻重。大凡国家有关粮食市场管理的每一次会议,每一个文件,每一项政策,都离不开粮食收购市场这个话题。粮食收购市场监管之所以如此重要,完全是由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其一,粮食收购在粮食流通中最先。粮食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通常要经过收购、保管、加工、运输、销售等诸个流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收购一关为流通之源,交易之首。且除农村粮食集市贸易中产销能够直接见面外,几乎所有的粮食流通都离不开粮食收购这个环节。其二,粮食收购涉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订单粮食”作为实现粮食产销衔接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全国一些省份以及我省的部分市都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他们的经验充分证明,发展“订单粮食”,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企业立足农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一条新路子。然而,作为享有泰莱肥平原之称的泰安市,为何“订单粮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我们认真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对粮食流通的要求   1.粮食流通市场有足够的粮食商品   长期以来 ,粮食经济处于一种短缺状态 ,市场可供交换和流通的粮食很少 ,难以做到生产资源合理配置 ,实现不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粮食流通引导粮食生产   粮食流通市场除了保证总量外 ,还要有质量 ,即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 ,这就需要调整结构。但由于短缺经济的影响和认识上的误区 ,粮食流通长期被动服从于粮食生产 ,农民种植什么 ,企业就收购和供应什么。随着粮食总量的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接轨 ,粮食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调整…  相似文献   

12.
继安徽、河南和吉林等省粮食风险基金向农民直接补贴试点之后,安徽今年放开手脚,在全省推开了直补试点。不少粮食主产区争相效尤,今年也拿起了“直补试点”的手术刀,开始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外科手术。直接补贴尤如一声开步起记的枪声,枪声响过,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徐徐拉开了它色彩斑斓的绚丽帷幕。从雅鲁江畔到南海之滨,从珠江两岸到青藏高原,一时间,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直补试点成为粮食行业议论纷纷的新话题。对于这个不算新生的新生事物,惶惶忧愁者有之,欢呼鼓舞者亦有之。“国家补贴”,这块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视为命根子的“通…  相似文献   

13.
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1997年12月,《中华人民人和国价格法》第29条明确规定“政府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购买价格过低时,可以在收购中实行保护价格,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虽主此项政策通过法律的形式被确立了下来,然而,人们的认识并没有统一,特别是“粮改”以来,过去对保护价持“否定论”的人们又提出:停止保护,彻底放开,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正确评估当今中国押情,农情的粮情?如何辩证看待刚刚实施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如何趋利避害,紧持和完善(特别是在主产区)粮食保护价政策,并使之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由于历史原因,粮食生产仍表现出规模小、品质差、品种单一、商品率低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粮食生产也必将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但是,从世界各国发展粮食商品生产的规律看,粮食作为商品在生产和经营上是微利的,即使是在市场的条件下,生产粮食的比较效益也是很 ,必须靠规模化和产业化才能出效益。因此,在市场条件下,要确保市场的粮食供应,就必须要保证粮食生产有效益;要确保粮食生产出效益,就必须要使粮食生产上规模,实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粮食行业结构是指粮食行业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包括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组织结构、粮食产品结构和粮食系统人员结构4个方面。粮食行业结构是粮食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粮食商品流通运行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格局、完善的粮食行业结构体系可以促进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规范,也有助于提高粮食物流和整个粮食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加入WTO在对深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促进作用的同时,对粮食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的形成。然…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稍长了一些,但值得一读。此文对现行粮改政策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和深化改革的建议,我刊欢迎从事粮食生产、流通和财政、金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同志参与对此文的商榷。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粮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一部分,自然无法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创新粮食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粮食流通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创新重塑粮食发展新动力,对在中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的粮改新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一个世界性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粮食更是一个“热中之热”、’‘难中之难”的问题。在世纪之交,我国卓有成效地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流通的改革发展措施,开创出多年来最好的粮食局面。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的基础上,1997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925亿公斤,是历史上第2个丰收年。同年,国有粮食部门的粮食收购量、库存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今的中国,粮源充裕,储备丰厚,市场兴旺。粮食稳,市场稳;粮食定,天下定。稳定的粮食形势,为国民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我国面对东南亚金融风暴而依然稳…  相似文献   

19.
夏英 《农业经济》1992,(2):48-48
我国在人均收入相对低下的水平上维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这是构成今天诸多改革难题的重要因素。粮食问题正是如此。从社会需求角度看,作为一种社会半福利品的粮食,其市场流通诸多摩擦的根本原由在于:粮食供给面对着一个在总体上刚刚步入“温饱型”的社会,而现时财政支付能力正捉襟见肘、不堪补贴重负;社会在其基本必需品粮食的消费倾向上却存在着相当多的“吃补贴”的成份,表现出粮食的收入需求弹性的不足。两者综合,形成目前粮食供给增长之有效需求刺激力度的衰减。因此,粮食流通中突出的供给增长的可能性问题,不主要是技术性的,而是经济性的。这个问题不解决,粮食供给的增长就包含着极大的不经济  相似文献   

20.
粮食物流是粮食流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粮食实体从产地到销地运动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发展粮食物流对于搞好粮食供求平衡,降低流通费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笔者对吉林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