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阐述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内陆湿地水域生态旅游、自然遗迹生态旅游等类型。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合理开发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健全法规,加强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龙岩市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选择实验法和条件Logit模型分析影响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的因素,并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人流量、知名度以及旅行花费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具有显著影响。虽然在目前状态下福建省森林自然保护区游客人均游憩价值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并未达到最佳水平,需要通过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以及知名度,减少其人流量、旅行花费等方式提升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因此,应该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合理控制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人流量,增大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建省柘荣县林业资源优势,结合生态林业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生态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经济林、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宣传生态林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的投入与管理等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定性分析与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选取自然性、珍稀性、多样性、典型性、科研性等10个评价指标对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得出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达到Ⅱ级水平,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并针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盛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5):317-320
本文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与实现资源保护的关系 ,保护与开发利用既有促进作用 ,又有相互矛盾 ,并进一步探讨自然保护区如何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长白山周边的各林业局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白河林业局为例,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环境建设影响分析以及白河林业局景观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白河林业局发展森林旅游的策略,并对其发展森林旅游迫切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条件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书琪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6):352-355,361
生态旅游是 2 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导形式 ,森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 ,本文着重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区位环境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意识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以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组织性生态旅游者为主,旅游者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程度不容乐观。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从规范发展生态旅游、推广负责任旅游理念等方面努力,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达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蒸蒸日上,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我国已有各类森林公园87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92处,全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1000多个。各地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产业。利用森林兴办旅游是提高森林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旨在促进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