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领导报告中经常出现“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新概念,不时有一些同志询问其涵义,现就这个问题谈点认识。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一文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从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要求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表明,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不仅促进2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解决了农业和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因此,2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李秉龙一、农业保险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险有利于转移农业风险,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风险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所遭受到的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事件。通过农业保险,农民可以较小的代价把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它受控于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它受经济规律的支配。遵循这些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握这些规律,即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稳定、持续的发展。一、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成就在农业生产的历史长河中,农业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至现代农业的演变,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已成为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繁殖以取得所需食物、纤维及其他原料…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课题。目前,在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等还没有搞清楚,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刘葆金官兵李广存农业产业化是农户与工、商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及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作出的在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创新与选择。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  相似文献   

7.
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姜会明,刘连顺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对韩国经济发展研究多见于报端,但对韩国农业发展研究却被忽略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进行评价,来弥补对韩国农业发展研究的疏漏。一、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现状1991年韩国拥有人口...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呼唤农业机械化朱谋俊打好我省"九五"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攻坚战,科技是先导,产业化是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是大面积运用农业科技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力基本规律探索与农业保护袁克忠本文试想从探索农业生产力基本规律入手,并根据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论述农业保护问题,为农业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我国现实中农业保护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一农业生产力基本规律问题,还是个有待深化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铁  刘健 《农业经济》2000,(12):16-17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或生产经营方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骤增,但由于受科技载体、科技受体的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农业科技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为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区位商法对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逐步提升,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跨期相关性,农业地理集聚是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深入推进丘陵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地理集聚度;要着力构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培训投入力度;要积极引导丘陵山区闲置土地向特色优势产业流转,积极鼓励丘陵山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基本情况,总结归纳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基本特征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农产品(农资)国内市场需求程度以及推动走出去的作用,分类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和交叉分析方法,基于对外农业投资数据,结合中国农业走出去在投资区域、投资产业、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上的基本特征,分析限制中国农业走出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问题。结果 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原料进口高度集中且不稳定,经贸摩擦频繁发生;农业走出去企业将强未强,投资产业链短且处于低端;产能转移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低;内外政策衔接不畅,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等四方面。结论 因此,建议分类施策,针对直接消费型进口农产品应进一步开放市场,合理预测市场缺口,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培育大型跨国企业;针对原料进口型农产品应推动内外市场产业链对接,加强政策试验,升级“三区”打造总部基地;针对产能转移型农产品应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点,提高服务贸易的助推剂作用,推动产业阶梯转移促国内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探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的路径。方法 在梳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剖析流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挑战、机遇,探讨促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结果 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林牧渔结构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农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土资源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结论 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机遇,加快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生态保护,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探索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业发展重点;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实施全产业链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围绕黄河流域农业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绿色农田试点示范建设,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探索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测算2007—2011年?期间广东省农户农业科技需求能力的基本判断标准,并对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广东省农户已经普遍具备良好的农业科技需求能力,今后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激发出农户强烈的需求意愿,同时还要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提高低收入户的需求能力和技术采用速率,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发挥出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新的经验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湖南、安徽、江苏3省46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重点关注非农就业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性服务间接影响农地流转。结果 非农就业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部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内部短缺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又显著影响了农户农地资源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促进农地转入和抑制农地转出。结论 为进一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应进一步鼓励各地区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壮大区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突破要素制约,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要素禀赋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这有助于从本质层面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使得农业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以及高效益,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用2001—2016年的全国数据,研究要素禀赋变量组与农业转型升级变量组的相关性。[结果]要素禀赋升级能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要素禀赋中的劳动力、中间投入、科技投入、环境及土地都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占重要地位,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相对较小。目前,农业的规模效益凸显,资源利用率仍有上升空间,农业发展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阶段。[结论]农业转型升级依靠要素禀赋升级,要推动自然要素向高级要素发展,培育劳动力的内生优势,提高科技转化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用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发挥资本的粘合剂效应,提高农业资本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亲环境农业技术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和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程度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采用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mvprobit方法,定量测度了农户购买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采用的影响差异较大,购买施肥和施药等社会化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用施肥技术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而整地、插秧和收割等机械化服务的影响并不显著。随耕地经营规模扩大,农户购买插秧、整地、收割、施药和施肥等社会化服务和其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的可能性均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应进一步推动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施肥施药环节的作用,并对不同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区别对待,规范其行为,降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不确定性,防范服务风险,更好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程度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构建乡村产业转型概念框架,并进一步揭示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产业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乡村产业转型包括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和农业经营范围转型三个方面;(2)土地综合整治能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农业经营范围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分别通过了1%、1%和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在乡村产业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与二三产业高效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是国务院建立全国首个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发展现代农业,能充分利用试验区内耕地资源富饶、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较高及农垦系统示范等优势。文章通过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按组织属性分为大型企业运作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型经营主体等4种类型。通过海亮有机畜牧养殖公司、望奎县北极雪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绥棱大力家庭农场等案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与产业效应。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现存的制约因素与约束条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促进两大平原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以期为农业生产力快速提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带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来,日本农业分别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3个阶段的发展和变迁,其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研究对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及动向、特征与发展趋势以及目标机制和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日本农业的变革涉及法律约束力、经营规模、农业贸易政策和国内支持等各个方面;日本农业的发展依赖于财政补贴,虽然其补贴强度呈下降趋势,但日本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对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仍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日本经验和教训提炼出的启示主要有:农户组织化经营要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有序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要下大力气推动;国内支持政策应尽可能由纳税人负担。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降低农业支持水平与规模扩大的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辩证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