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主体的利益此消彼长,为了更好的协调城中村改造中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入协商治理理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政府、村民、开发商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三方的诉求,找出三方之间的冲突行为。然后,从村民参与改造项目的困境入手,通过分析城中村改造项目引入协商治理的必要性,指出建立协商治理组织是村民参与改造项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位于金山区金山卫镇的金卫村和卫城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自2019年以来,两个村以"美丽庭院"微治理为主线,探索微更新、微改造,逐步激发村民参与新活力、村庄发展新动能。"微治理"释放新能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治理成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获得感、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社会制度的产物。城中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凸现,造就了超越于一般市民的既得利益群体,给城中村的改造以及实现城中村村民向市民转化设置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非农化"、"城市化"、"市民化"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课题。厦门"金包银"工程的创新实践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对比分析广州猎德村、深圳上合村两个高度城市化区域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模式、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不同政策背景下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途径,得出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村民的发展利益,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政府应更多的以管理者身份引导利益相关者将外部矛盾内部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城中村改造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当前,城中村改造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其焦点在于利益分配非均衡性。本文以高度城市化地区城中村全面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利益均衡的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改造制度缺位、政府角色错位和改造目的迷失三方面。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与优化来破解集体土地改革的难题,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城中村土地利用方式;从民主法治建设入手理顺政府权责,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感;从细节关怀体现城市共享,树立正确的城市化观念,以民生社保为抓手促进人的城市化,最终实现城中村改造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PPP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集中反映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其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资金是制约"城中村"改造的瓶颈,借鉴国外旧城更新中普遍采用PPP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以我国经济政治条件与成功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并据此对"城中村"改造项目PPP模式的具体选择进行全面设计,最后提出三条运行建议,以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可以为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的补偿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标准。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土地发展权作为理论基础对深圳市两个城中村的土地发展权配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农民享有的合理发展权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自由改造模式"中村集体与村民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比例高于"征地模式"的比例,前一种模式村集体与村民获得了64%,后一种模式则获得了51.4%。现实中不同改造模式村民的利益没有达到均衡;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干预越少、市场化程度越高,村民享有的发展权越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在城中村改造中做好村集体资产的测算是保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最大限度保障村民利益的重要环节。笔者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做好资产测算。一是摸清底数,核清资产。城中村属城区部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村集体资产情况比较复杂。在拆迁改造中,首先要按照村庄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核实村集体资产负债情况,对村庄所有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城中村"改造已经提上日程,尤其需要对"城中村"居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思考。分析了"城中村"居民思想现状,找到问题原因,提出对策,以推进"城中村"改造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梗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民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原则上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中村"涌现,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隐患。因此,在新时代、新矛盾面前,做好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城中村所占用的城市空间的改造,既要符合原住民生活模式又要能反哺城市发展,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文章以徐州市城中村为样本,运用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来探索建立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城乡一体化模式,希望为城中村的改造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村村民的拆迁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对拆迁的不同看法,调查发现房租收入的减少和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重建是村民面对拆迁所顾虑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如何让村民拆迁之后不失利、不失财,并满足村民回迁的愿望,是各有关部门制定拆迁政策和治理类似城中村情况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改造问题是当前加快城市化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城中村的土地问题乃是制约城中村改造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解决城中村的土地问题,适应城市化要求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搞好城中村改造,解决土地问题,是引领城市向城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的利弊分析,试图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并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为我们实施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 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 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且近期不列入城市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 从现状上看,城中村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张卓 《山西农经》2020,(9):34-35
城中村改造是引领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一项民生工程。以山西省T市X村为例,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研究。以村民的幸福感调查为切入点,挖掘影响山西省T市X村村民幸福感的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升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幸福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中村现象的宏观制度背景,但从深层次角度看,城市化农民的利益机制、生存和发展机制及其相关行动逻辑才是形成城中村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城中村问题的消解、城中村改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订,都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化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项目进村"的微观治理实践备受关注。其中,"项目进村"的实质是"公、共、私"三种不同治理资源的叠加调适,村民小组作为"共"的载体,其运行机制和效能的发挥具有"微治理"的典型特征。文章通过对这三则涉农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政府项目资金与村组现实诉求之间关联程度构成了村民小组治理的叙事情景,村民小组适度的治理规模为低成本达成社会共识找到了组织基础,村民小组历时过程中形塑的熟人社会"情"与"理"的治理逻辑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中农经济兴起、中农群体壮大是村民小组治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要素。在"项目制"日渐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配置、调动、利用资源的当今农村,村民小组应当成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现象,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长沙市必须在借鉴其他城市改造经验,针对自身的情况,首先在雨花区进行试点;分析了雨花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从现有的改造模式来看,很难在实质上进行大范围的城中村改造。本文对城中村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当前的改造模式,提出一种改造的新思路:将城中村改造与公共租赁房建设相互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的共赢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