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冰 《农业经济》2022,(5):29-30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同融合发展能有效推动旅游业创新,是提升农业质量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河南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产业协同融合发展视角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梦 《农村经济》2005,(11):43-45
农业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拓宽旅游产品的有效途径。四川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大省,不仅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基础,还具备发展农业旅游的市场规模,本文在分析四川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四川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河南省实现由农业大省转向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根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09—2018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探讨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为0.814 9,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标准,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当前河南省已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陈宁 《现代食品》2024,(1):114-117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热点课题。旅游食品既是目的地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目的地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作为农业强省和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旅游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本文在分析河南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创意开发、品牌塑造、精细营销和产业融合等多角度探究旅游食品发展路径,以期为中部地区旅游食品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业是一个空间溢出显著的行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长期的过程。为科学评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方法]文章以2007—2016年时间序列河南省数据为样本,构建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法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0.53%。从发展阶段上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3个发展阶段。准则层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5个准则层变化取向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呈下降趋势,农业信息化程度、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从增长幅度看,农业信息化程度增幅最大,年均增长35%,其次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年均增幅2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6.67%,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幅9%。总体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依托传统农业大省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集农业生产、生态、景观和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引导农民从第一产业逐步走向第三产业,助力致富增收的同时促进省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吉林省接待游客总数8085万人次,同比增长17.4%;实现旅游总收入1306.36亿元,同比增长24.58%。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省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实际,从推进数字农业新基建、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相互融合、整合农业数据资源3个方面提出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中部6省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对各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围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评价,根据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确定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核心指标,从系统内部结构着手构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中部地区农业、社会、经济和旅游等方面数据,对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综合排名。[结果]最终确定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到的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 60、0. 24、0. 59、0. 43、0. 64、0. 46,并根据各省综合评价指数得出中部6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排名。其中,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最高,湖北省、河南省发展态势次之,江西省和安徽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较低,山西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最弱。[结论]中部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差异明显,未来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很大,中部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提高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水平,共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农业发展新理念、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在提升绿色产品质量、发展产业集约化水平以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但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要在新时代促进河南省农业的进一步绿色发展,必须从强化资源环境监管、增强民众绿色发展意识和扩大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的研究有着实际性的借鉴价值。文章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数量进行统计,进一步对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密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苏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要远超苏中、苏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目前处于明显落后阶段,而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良好的苏南地区仍然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为均衡江苏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全面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提出大力开发苏北地区主要星级景点,提升苏南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合理地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路政进行布局、利用新媒体打造与游客互动的平台等对策,旨在为江苏省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为河南的经济发展作为了重要贡献。对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是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构建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专家评分法,对各项评价指标打分,并计算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结合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得出目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为72.45,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并对当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农业生态旅游意识淡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缺少政府资金扶持和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特色原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加强专业培训,打造专业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省的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增加河南省农民的收入对河南省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提升性的作用,但目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就河南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百分比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将其与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较,发现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对河南省农民收入构成进行剖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素养教育、加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农业发展公司化等一系列有助于河南省农民增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构建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评价体系,以区位商法、特尔菲法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0~100分的一级开发区包括郑州、洛阳,46~69分的二级开发区包括焦作、新乡、济源、安阳、南阳、开封,30~45分的三级开发区包括驻马店、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信阳,10~29分的四级开发区包括商丘、濮阳、漯河、许昌、周口。并分析河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对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缺少特色资源;旅游经济的带动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外向度较低;资源开发不当,生态环境失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打造精品景区,发展高端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外向度;加强规划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等资源开发策略,旨在为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时空角度探讨农旅协调发展程度,为河南省农业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农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保障、农业集约化水平、旅游经济、旅游保障和旅游市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农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构成的组合法对指标赋权,用改进的TOPSIS法计算协调度,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995—2015年河南省农旅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 2007、2010和2015年各地协调度差异不大,郑州、洛阳和南阳3市的农旅协调度为中度协调,中度协调区域大致呈C字形分布,其余城市为勉强协调; 协调度重心靠近郑州、许昌交界处,分布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的方向性和集聚性不是很明显。[结论]根据各地旅游业、农业及农旅协调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差异性的农旅协调发展对策:以旅促农、以农带旅和旅农共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度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地理集聚状况、地理联系程度、发展等级分异,以准确把握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25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休闲观光园区、82个生态旅游示范镇为研究样本,结合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综合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值、乡村旅游等级发展指数,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丰富,按所占比例依次为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市区边缘旅游带、小规模旅游带4种类型。(2)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总体呈现出中西北部密集,东南部稀松的分布特征,地区间发展分异明显,且乡村旅游地与地区经济、人口要素匹配性高。(3)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多核心带动型,发展等级豫北最高,豫中次之,豫南和豫西居于中间,豫东因缺少核心带动城市而成为全省低谷地区。(4)人均GDP、人口密度、城乡人口结构、国家景区依托、公路铁路干道交通、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程度高,且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高度吻合,应注重打造乡村旅游与A级景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大旅游"片区;同时高集聚分布也代表着乡村旅游地发展等级空间分异明显,应围绕豫东、豫南打造核心城市,以弥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进行评价,可以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权重排名较低的指标进行分析,以增强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分为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应以及产业带动4个立体层次,在此基础上,向下分16个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人文环境特征权重最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带动权重最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因子层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交通便捷性、历史资源和知名度,与实际吻合;权重靠后的因子有休闲性和食宿条件,其对乡村旅游产业有所制约。[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是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其发展受产业带动的制约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可持续农业的不断改革,农业发展也趋于生态化,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一定的基础。文章以河南省为例,结合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纳入自然资源投放量的经济增长模型,模型指出生产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和劳动增长数、资本增长数、自然资源投放增长数对经济增长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该文根据模型对河南省得循环型农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河南省发展可持续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措施,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旅游业与休闲农业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田园气息,乡村原始魅力越来越向往。因此,研究休闲农业同旅游业耦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宽,进而使农业附加值得到提升。[方法]文章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的系数模型,建立旅游业—农业系统耦合模型,选取了2012~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相关数据,分析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旅游业—农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符合于逐步协调的具体模式,并且这种耦合的协调程度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的,与大力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结论]通过吉林省发展的实践案例,休闲农业和旅游的相结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品位的重点研究课题。为科学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结构,提供科学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