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季迪 《现代金融》2009,(3):9-10
中国的《易经》是一部成功学经典,“易”是指变革与变化。《易经》提倡并指导人们积极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中“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的说法,是指“善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资源,就可以换取成功的自由境界”。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对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重新定位,以便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书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图书资料里凝聚着古今中外千百万人的智慧所创造的知识,它们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自产生文字以来的全部图书资料,记载着自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记载着人们征服自然界的手段和进程,人类借助于图书资料这一物质形态的精神财富,继承着前人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当今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采集狩猎时代到电子时代,无不借助于前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人们离开了前人类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而生存,那么这个社会还将是原来的原始社会,就象目前存地球上个别地方发现的某些原始森林里的原始人群一样.所以,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借助于图书资料这一物质形态的精神财富.从微观的角度看,每取得一项工作成就或科研成果,也离不开借助于图书资料这一物质形态的精神财富.就拿科学研究来说,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握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关文献资料,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作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曾在英国博物院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的图书资料一千五  相似文献   

3.
会计史漫谈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各种有用的劳动。而为了进行劳动,很早就在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先民没有文字,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用以帮助记忆劳动时间、生产成果、和其他有关事项。这“结绳”和“书契”其中就有部分起着原始的简单会计记录的作用。不独社会生活需要这,即使象飘流孤岛的鲁滨逊,由于他要活下去,也在制造生产工具,以养羊种麦、捕鱼猎兽,从而也要进行简单的核算,注  相似文献   

4.
数之纵横     
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我们一切活动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它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对数的认识,常常被看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程度、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计算猎物、分配食物,创造和积累有关数量的知识,出现了“结绳计数”。据考古发现,在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记数符号。而从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10,(15):4-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系辞传》下篇的第二章,《系辞传》相传为孔子所著,是对《易经》的整体概述,阐述《易经》的哲学道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  相似文献   

6.
《易经》[1]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同时《易经》也是一部"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由已知推测未知,卦象代表特定意义的事物,卦象的发展变化,势必代表这些特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将发展变化后的卦象,再严格地还原为这些特定事物,一定可以得到这些特定事物应该具有的状态。外汇市场的变化其实就是人类情绪的一种集中表现,情绪有其变化的自然法则,那么外汇市场的变化也应有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原始社会,人们即有相亲相爱、互助互济的传统,但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出现于阶级社会之后。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始自先秦时期《周礼》的问世,其中的"荒政十二条"和"保息六政"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保障法"。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社会保障政策,许多都是依此框架演变施行的,是对先秦时期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督促程序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  相似文献   

9.
高续增 《银行家》2022,(7):120-120
得益于广大读者的长期关注和众多作者的不懈提携,我刊20多年来已经成长为金融领域栏目较为齐全的大型媒介。在与读者群和作者们的各种交流中,我们感受到开设经济随笔栏目的必要性。经济活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阶梯。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经济的每个进步都是人们心中经济理念和金融理念不断更新的结果。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体系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似乎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10.
据说“理财”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意思是,对于财物的征收和使用要有正当的理由,禁止民众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是理财的正道。《易经·系辞》形成迄今逾两千五百年。先人真明智。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面对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的关注点的不同,文化重心不同,潜移默化的使社会主题、实践的方向、评价标准的不同。然而社会的文化重心往往是以隐性价值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所以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表现为隐性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化重心的评价标准是社会评价的价值导向,社会评价的导向,可能会使社会异化为相反的趋势。本文以认识文化重心,以正确的文化导向,寻求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有效的政治决策和切实的实践轨道。  相似文献   

12.
爱是人类社会中所能体会的一种特殊情感,也是人类存在的延续,他展示了人们对与自身行为的终极探究,丰富了社会的人文内涵,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而不同时期的作家的“爱”所表现的是于很多客观社会条件因素所影响的,含义也不同,但表现的爱超脱不出时代。现代作家刘墉表现“爱”的意义已具有了现代“爱的消费性”,也是现代社会中,“爱”这个字眼在人们心中变得更加摇摆不定。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谐的人是和谐的社会文化主体,所以,全面和谐社会的创建以个体和谐为基础和前提。个体心理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也就凸显出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寻求高校内在各要素的和谐,实现定位、职能、机制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与美德伦理、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美德是民主法治的内在灵魂;美德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诚信友爱是美德的具体体现;美德作为行动的力量,是人和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美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主要的德性支撑力量;幸福生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所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美德伦理建设,就必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建设与美德伦理、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美德是民主法治的内在灵魂;美德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诚信友爱是美德的具体体现;美德作为行动的力量,是人和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美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主要的德性支撑力量;幸福生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所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美德伦理建设,就必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忠"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忠"源于"中","忠"乃"中"滋生而来,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就已广泛存在。它体现了氏族和部落民众对其首领这一权威中心的确认与服从,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平、公正的早期政治准则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忠"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忠"源于"中","忠"乃"中"滋生而来,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就已广泛存在。它体现了氏族和部落民众对其首领这一权威中心的确认与服从,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平、公正的早期政治准则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阐明了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主体脉络。在人类会计思想"第一历史起点"的支配下,最初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用于采集经济时代越冬食品的储备与分配管理,以使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第二历史起点"由私有财产制度的形成而引发。在财产社会与产权社会里,产权会计体现在古代、近代乃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越来越强的基础性控制作用,保障了产权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秩序。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发展产权经济中的自由放纵造成了由"增长极限"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引起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这一重大变化促使"第三历史起点"的形成。未来会计改革将围绕由以"产权为本"向以"人权为本"的思想转变展开,会计将在参与解决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危机中发挥基础性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Finn Bowring   《Futures》2002,34(2):159-172
Post-Fordism is a term which has largely been rejected by the Left, mainly on the grounds that it dignifies aspects of capitalist society that should be challenged. In this article I aim to redeem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concept by showing how it can contribute to a positive critique of wage-based society. Radicalising the theory of post-Fordism requires a deepen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autonomy and responsibility which are central to the post-Fordist work paradigm. These principles should be extended, I argue, to apply to the wider social repercussions of post-Fordist labour, including destructiv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the manipulation of consumer needs and above all the production of non-work or unemployment which flexible production methods entail. I argue that workers’ recognition of their wide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refore requires theoretical mediations capable of loosening the reductive equation of ‘autonomy’ with ‘work’. I also argue that the trend towards knowledge-based societie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it creates i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labour time, is making the abolition of waged work an increasingly rational ideal. I conclude by highlighting the alternative scenario towards which post-Fordist capitalism is otherwise heading. This is a society where every social activity — including consumption — is recognised, formalised and remunerated as work, as people are paid to produce themsel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所以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生活全局性的问题.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相关.协调的利益关系是和谐的基础.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转化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