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信用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本文通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分析了农信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有政府重视外,金融支持举足轻重。本文以湖南郴州安仁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为例,简要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支持困境,探索性地提出金融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生态林业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突出生态、绿色、健康的林业和新农村综合发展模式,更是发展的重点.因此要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林业建设相结合,并利用生态林业的建设渠道,达到更好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本文将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搞好林业生态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并提出如何进行农林业生态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崔建红 《新疆金融》2006,(11):59-6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内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防止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缺位;如何构建新农村建设中适合的金融形式,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基本的要素支持,是当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今年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启动年,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中,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充分表明了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靠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改善、素质技能的提高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指出当前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社会发展主体缺位的弊病,明确指出中国农民是促进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其社会地位和支撑作用日趋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从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出发,找到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真正促进"三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台阶。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合作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要紧紧把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银监会的有关要求,深化改革,防范风险,进一步提高支农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支农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监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县域金融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沿位置,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县域金融在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在新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之中出现了较多的融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都造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就必须要扩大"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改善新农村的经济金融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融资重要性,并详细的分析了其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永民 《青海金融》2008,(1):52-52,54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己成为当前金融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海南州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