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姚余栋 《金融博览》2012,(11):21-2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中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之说,可见,重视文化的力量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早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林语堂强调文化在中华民族中的整体性作用,"所谓‘中国人民’,在吾人心中,  相似文献   

2.
只有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重视文化原创、文化输出,中国文化的整体复兴和文化生态的深度重建才能在持续性的文化实践中早日实现2012,在电影《2012》中曾被描述为一个充满危机的年份,对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同样如此。中国遭遇的不仅是气候的"极寒",同时也将是文化的"极寒"。历史表明,富国未必是大国,大国未必是强国,强国未必就是永久的强国,要成为永久的强国就必须以文化为依托,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我读到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民歌》,不禁为之击节咏叹:"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民歌",或许是象征着生于中国广袤大地的朴素顽强的文化血脉、体现着对生生不息中华魂魄的家园守望吧。这一文化血脉沟通着人与自然、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这种家园守望护卫着良知大爱、家国情怀,代代相传,万古流长。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体现和结晶。巴金先生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阅读文学佳作,我们可以聆听高尚灵魂的对话,欣赏精神之花的绽放,感受人  相似文献   

4.
自远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这片大地上,由于生存条件的稳定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其文化的持续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带来其稳定性和完整性.中华文化的不灭源自中国人种的不灭,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华夏文明的曙光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从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心系苍生、顺应自然规律、创新实干的伟大精神,到西周的“德治”,成为以儒家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初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确定了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中华历史文化这一文化底蕴上,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创新,在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历史任务,选择的中国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无不体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不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2,(34):38
<正>为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滇银文化和民族文化,努力提高央行员工的履职能力,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工会创新职工教育方式,并报经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党委批准,由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工会、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文艺、体育协会主办,云南省国学研究会、昆明电视台《盛世典藏》栏目、《时代金融》杂志社协办,涵盖云南全省人民银行系统的"滇银文化大讲堂"于10月30日正式开讲。  相似文献   

6.
文化模式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率先提出的,她的两本书《文化模式》和《菊与刀》把文化模式的概念阐释得很清楚。本尼迪克特提出,我们研究文化不能停留在具体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现象,一般说来,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各种文化特质倾向于整合成一个首尾一致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海明 《新理财》2005,(11):44-45
编者按:为了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展现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放射南通文博事业的资源优势,南通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环濠河博物馆群"的宏大构思.在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关怀下,在海内外珠算友人的支持下,中国南通博物馆于2004年12月19日隆重开馆.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14,(9)
正怎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呢?我以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评判不但要看它曾经起过的正面的和负面的作用,还要看它在当下和将来能为民族文化的进步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是的,自秦汉以后形成的中国文化传统阻尼了中华文化进一步的开放和升华,变成为专制统治者的巩固既得利益的得力工具,其"害"的一面显而易见。但是即使是有百害,也不能否定它有一些有益于中国人的另一面,它毕竟是在反复博弈中反复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事务所的监督文化概述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的监督文化是注册会计师为提高鉴证报告的公信力,在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监督被鉴证方执行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全所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姚余栋 《金融博览》2013,(19):22-23
文化模式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率先提出的,她的两本书《文化模式》和《菊与刀》把文化模式的概念阐释得很清楚。本尼迪克特提出,我们研究文化不能停留在具体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现象,一般说来,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各种文化特质倾向于整合成一个首尾~致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菱 《金卡工程》2009,13(6):240-240
西部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其根本意义在于寻求到了一条多样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经历了"解构"到新"结构"的过程,这推动了与现代意义相吻合的新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张丽芬 《新理财》2012,(Z1):40-41
24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国的文化竞争力仅居世界第24位。为此,国务院2009年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税务》2012,(4):12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文化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积极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是方向,促进文化企业成长是重点,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是保障。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表明身份立场成为绕不开的重大话题。对于中国文化身份的正确阐释,则将帮助国家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获得正确定位"文化身份"意味着某种文化只有通过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才能确认自己真正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这种与它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也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人民大会堂,标志着党中央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确,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一个国家的强盛发展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一种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得益延续千年的保证,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家银行也是同样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9月4日至5日,第11次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习近平主席就"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目标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9月20日至21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中国敦煌召开,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深化文化合作、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贡献了无与伦比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赵宵宁 《会计师》2008,(4):61-61
<正>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中华五千年.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深远悠长的历史背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目前,除了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七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我国还有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如公历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公历3月8日的国际妇女节、公历3月12日的中国植树节、公历5月4日的中国青年节等等。这些节日中都蕴含着我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文化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对加强新时期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产生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17日,当世界共同举目关注这一惊人时刻的时候,中国“神六”搭载着《神州颂》长卷遨游太空,带着中国人民的梦想,也带着草原人民的梦想,承载着著名国画家、内蒙古美协主席、中国美协理事周荣生的蒙古族题材的中国画作品《草原放歌》,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上。该作品会同其他中国当代名家作品一同被中国美术馆永久珍藏。这体现了现代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同时也包含了这种意蕴,即在人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对社会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