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信誉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多数毗邻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贸易定价和结算货币,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日趋加快。满洲里作为中俄边境上的最大陆路口岸,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边境贸易本币结算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首次实现人民币对俄支付,对推进中俄边境地区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加快人民币结算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家向北开放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对蒙、俄贸易快速发展,口岸地区支付结算业务量稳步增长。随着边贸往来的不断深化,市场对资金结算的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卡因其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在双边居民往来消费结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无法用于边贸结算,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建议扩大银行卡在边贸结算领域应用范围,有效减少和吸纳口岸人民币现金流量,拓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蒙古经贸往来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走强,人民币在中蒙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使用日益广泛,在蒙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为便利双边边贸结算,中蒙两国央行于2001年签署了双边本币支付结算协定,用于解决双边经常项下的资金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当地企业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结算,对两国经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逢民 《中国金融》2006,(10):21-22
中俄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现状 近年来,中俄两国边境贸易持续发展,客观上对加强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迫切需求。2003年3月,黑龙江省黑河市边境口岸的商业银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格维申斯克市的商业银行开展了银行本币结算试点工作,历时将近两年。2005年1月1日,中俄两国央行决定,在俄罗斯边境地区(阿尔泰共和国、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和中国边境地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吉林)的商业银行全面推广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工作。但是,此次推广工作并不令人满意。以黑龙江为例,截至2005年12月底,除试点的黑河市外,全省18个边境口岸及对俄开放城市中新开展此项业务的地区只有绥芬河、东宁两个县级口岸,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6日,我国正式启动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将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和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对于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的俄罗斯,我国虽然自2002年便与之发展了本币结算,但目前人民币计价结算比重仍然偏低。本文针对中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对未来的中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出一些前景的预测和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作为呼伦贝尔市最大对外贸易伙伴,近年来,在一系列有利于促进边贸发展的政策指导与措施影响下,中俄口岸地区的人民币结算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人民币结算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两国之间人民币结算的快速增长。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对中俄双边人民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中俄银行本币结算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之间首开序幕,这不仅是中俄两国在贸易结算方式上的创举,更预示着中俄贸易计价中"美元时代"的松动,两国本币开始登上了国际贸易的舞台。六年过去了,中俄边贸在推进本币结算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在具体的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笔者带着对人民币"走出去"的历史责任感,回顾  相似文献   

8.
一、中俄边境口岸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动基本情况 受中俄贸易依存度及俄罗斯人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人民币现钞在俄境内基本不流通。据调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用于边贸结算的人民币、卢布与美元三种现钞占比中,人民币仅为11%,且多数在做生意的中方客商及俄方炒汇人员手中。  相似文献   

9.
2016年以来,呼伦贝尔边境口岸中俄蒙互市贸易区得到快速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在“兴边富民”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外汇结算作为边民互市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互市贸易区发展壮大,不断凸显出一些瓶颈问题。本文在总结呼伦贝尔境内口岸外汇结算特点的基础上,管中窥豹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为陆路口岸外汇结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蒙两国经贸联系的加强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对扩大向北开放,发展与蒙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内蒙古边境地区商业银行与蒙古国商业银行建立的账户行关系.拓宽了两国边境贸易的结算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与结算日益频繁,但中蒙边境地区银行跨境结算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