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元素想想就让我们激动,譬如农村、金融与生意。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不管是农民个体、农村金融组织和政府作为上来讲,农村金融都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和极富挑战的生意。 相似文献
2.
从整体上来说,农村金融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信社在各地发展还十分不平衡,近十年来农村与农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信社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普惠型金融指的是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农村,普惠型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小农户、贫困户及贫困地区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最近开始的浙江丽水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是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后推动普惠型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农村金融改革又一新的里程碑,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成为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组织也纷纷想做大这块蛋糕,把触角延伸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村信用社作为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受到 相似文献
4.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在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背后,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5.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在考察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经济学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国家也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客观上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的地位。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个县的农村信用社变成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再加入市联社、省联社,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一体系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以部分民间金融为补充,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本文试图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问题(一)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资金总量不足且结构错位.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和结构上的不足:一是农村金融存贷缺口大,且呈加大趋势;二是农村信贷约束程度非常高:三是农村信贷资金用途结构错位,农村金融机构只为农户提供的是储蓄、抵押类贷款和少量的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四是农村信贷资金额度和期限结构的错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常常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额度需求和期限需求. 相似文献
9.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是我国农信社系统改革的可行模式,代表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不仅仅是翻牌与称谓变化的问题,更是质的飞跃,是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监管标准等根本性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了小额贷款试点,银监会出台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新政策,给农村金融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07年的3月1日,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为标志,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关键时刻。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的农村,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农村地区,银行卡的推广和使用受制于自助金融服务机具如ATM、POS机的布放。本文着重分析了欠发达农村地区布放自助金融服务机具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明确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相似文献
13.
Financial authorities basically regard low financial literacy rate and po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financial inclusion drive, particularly among rural dwellers in Nigeria. No study has assessed the cause of low financial inclusion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ers’ emotional labor perspective.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attempted to close this gap by exploring how emotional labor variables relate to financial services sales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bank marketers.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17 bank marketers operating in Edo and Delta States.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test the formulated hypotheses. The outcomes show that surface acting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financial service sales outcomes and job satisfaction, while deep acting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inancial service sales outcomes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bank marketers.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影响逐渐显露,要求农发行在目前形势下有所作为。农发行的改革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取向和长期目标取向,近期目标取向应以为农户提供原始资本为主要取向,以提高农民的有效需求,从而把商业性金融机构吸引回来。长期目标取向应该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为出发点,使农发行的功能符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使农村金融市场上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合理并存,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相似文献
15.
正金融排斥的界定与衡量指标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最早是从社会排斥里分化出来的一个概念。早期对金融排斥的研究,是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进行探讨的,即研究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贫困农户是典型的"边缘借款人"。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对于打破金融排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面临的挑战,对农村金融普惠的策略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客观上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形成新的农村金融竞争格局,让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相似文献
18.
国家提倡发展县域金融,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村村通。为掌握县域农村金融的真实状况,作者走访了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地调查。 相似文献
19.
自2004 年以来,连续七个中央一号
文件都有一段专门针对农村金融的重要政策要求.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为"三农"服务,从资金投入、机构新设、政策扶持、产品创新、保险跟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县域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加强非现金结算机具维护管理、抓好支付结算知识宣传、降低结算服务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