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承霁 《会计师》2012,(23):48-49
<正>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主要的公司治理形式。在这种先进的公司治理形式之下,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相互分离,职业管理者拥有更高的管理权限,同时也拥有更多经济权力,对企业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执行过程存在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主要的公司治理形式.在这种先进的公司治理形式之下,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相互分离,职业管理者拥有更高的管理权限,同时也拥有更多经济权力,对企业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的偏差、经济权力的约束等,需要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使管理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保持在同一方向,因此对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蔡昌 《财会学习》2011,(9):51-55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企业存在形式,其重要的特征在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具体体现为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引发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目标冲突,产生了两种权力、两种利益之间的竞争。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安排和公司治理,不仅是公司运行的基石,而且也制约并决定着公司运行的效率。税务筹划作为一种理财行为,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201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者权力寻租是否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是否有助于制约管理者权力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投资与管理者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权力的增长,管理者通过扩张投资进行寻租的能力更强。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较有效,其管理者权力影响投资的力度明显小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权力产生了治理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得到政府更多的关照,市场竞争对国企管理者权力的治理作用弱于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一)“三会一层职责不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既对公司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益各方起到权力制衡、关系协调的作用,同时也对管理者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企业的管理及存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剖析 公司治理结构又称为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在于企业通过权力制衡来监督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其实质就是权力分配制衡机制:即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施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选用2008-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实证检验了拥有不同特质的管理者对负债融资行为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有正面的治理效应;管理者为男性、教育水平越高、任期越短、有财务相关工作经历时,越容易出现过度自信,也更偏好使用负债融资,其中管理者性别、教育水平、工作经历更是可以显著提高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和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公司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好;非国有公司管理者教育水平、工作经历与负债融资的正相关更强,也更能显著提高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者特质和企业融资研究领域的文献和经验证据,而且也表明了在研究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的治理效应时,管理者特质和公司的产权性质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权利制约权力的公司制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制约权力,是指公司用习惯权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等约束管理者的权力,防止公司管理者权力的变异和滥用,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权利本位、共同治理、分权制衡、内部人控制、外部人约束是其基本特征。建立权利制约权力的公司制衡机制,是实现公司权力机制创新的根本途径。公司权力制衡机制的转变,需要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努力,通过解冻,降低阻力,打破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作为自利的管理者具有为获取私人收益而采取有损于股东利益的并购动机,管理者权力又是实现其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权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市场化进程能够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但公司的国有控制性质又弱化了市场化进程的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管理者收购的弊端 管理者收购是在以获利为目的的前提下追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集中,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是将股东、董事层和经理层三者合而为一.仅从这一点说,管理者收购就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背叛和倒退.至少目前管理者收购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可能产生以下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