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些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研究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本文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整理数据并运用 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社会实践、个人能力等因素对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制定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实验分析结果,从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实践经验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大学生求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职业成熟度是个人制定与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目标,作为高素质工作者的大学生,其职业成熟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对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培养和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提供实践参考。本文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就业胜任、职业成熟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论分析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增强大学生就业意愿和提升就业能力,被视为解锁区域"就业难"现象的关键所在.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到就业因素的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基本素养、就业相关外在因素、大学生学习经历是关乎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以西部某师范高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难是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倾向显得更为迫切。文章通过对西部某师范高校2007届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得出:男女毕业生在就业打算和就业信心上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城乡差别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倾向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对于到西部基层就业的看法正在转变并且对就业期望薪金趋于合理;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了共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下行压力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以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家庭背景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高校应多渠道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效破解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的负面效应,激发并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预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扩大和发展,民办本科应届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影响着就业程度,为了更真实的了解民办本科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的现状以及造成现状的原因,本文以安徽某民办本科高校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此高校2017届应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薪酬较低,男生薪酬期望相对要高于女生,但与往年比都有所抬升,由于薪酬期望是由个人能力和知识,学校,单位性质,就业地区选择,职位,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从而为我国民办本科应届毕业生确定合理的薪酬期望,促进良性就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90后的大学生,是目前大学生潮流中的主力军,尽管与80后大学生就业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前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为此我们不得不重拾对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深思。文章将在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讨提高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就业难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201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从经济学角度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原因有:就业期望过高,造成自愿失业;考研、考公务员盲目跟风,增加就业的机会成本;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导致"柠檬问题"的存在;毕业生群体流向偏好的高度一致性,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缺乏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盲目就业,造成就业后的频繁跳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找寻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使优质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猛增,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棘手的突出问题。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就业形势的转变,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学生就业意识,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期望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金卡工程》2010,14(9):352-353
本文提出了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及指标体系设置构建原则,构建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自我能力、管理沟通能力、管理工程能力等四个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出发,反映了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高校和大学生个人提供了重要依据参考,最后探讨了采用层次分析法诊断分析理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然而当前吉林省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就业工资等是影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浅析了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提出如何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人才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就业观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影响着他们对就业的看法、心态和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当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范玉辉 《征信》2016,(2):65-6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近年来体育专业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学习、考试、学术、交往、就业等方面的诚信缺失.通过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诚信失范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大学生诚信的优化路径,借此营造高校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6.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目前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影响企业单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因素,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大学生自身发展策略及学校需要开展的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议题在教育领域的延展,而社会资本作为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焦点。本文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就业质量为着眼点,通过文本挖掘,试图从个体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解析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内在机理,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蕴含的社会资本不可忽视,社会关系网络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关联;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阶层差异。建议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合理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本以及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效率,实现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相玉红  赵毅 《中国外资》2009,(8):181-181,183
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风险的主要因素,旨在对导致大学生就业风险的原因获得科学的认识.为风险评估及寻求风险控制方法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1]并研究了导致就业风险因素的意义.通过研究已有文献,分析统计数据,提出导致风险的因素.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得到对于导致就业风险的主因素.最后对得出的结论提出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