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则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选取安徽省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扩大了收入差距;相反,长期内,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缩小了收入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相应逐步拉大。本文在描述江西省金融资源的城乡分布不均衡基础上,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方程、E-G两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理论与方法详细研究了江西省城乡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城乡金融的非均衡发展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的非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本文建议应在动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前提下,采取有效金融措施加快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增长速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吴锦  陈志刚 《武汉金融》2012,(7):11-13,6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采用FGLS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990~2009年间,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增长扩大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人力资本提升则缩小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80-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广西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均不同程度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假定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遵循库兹涅茨曲线,本文认为广西还处于库兹涅茨金融发展的低级阶段,为此提出促进金融发展,尤其是农村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线性面板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并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初期,这一收敛作用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却能小幅度地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总体来说,仍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为主导效应。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使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区域面板模型和二次回归模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越是欠发达地区,金融规模的提高越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对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更明显;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茨涅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有着密切关系。以青海省8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研究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提出普惠金融进一步推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而普惠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其发展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检验。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我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指数指标体系IFI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度量,指出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种途径,并通过实证表明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长期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惠金融完善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5月19日,中注协向各地注协和资产评估协会发出通知,提请全行业密切关注和研究非典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通知中提出,面对非典型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当前疫情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这场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会日益显露,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经营活动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财政部领导对此极为关切。4月23日中注协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协会、各事务所和全体从业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行业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协会和事务…  相似文献   

12.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审计业务发展缓慢的我国,审计收费仍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并日益成为事务所之间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收费的高低及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到事务所的生存、发展,甚至对整个注册会计  相似文献   

14.
一、沪深股市银行股概况目前,沪深股市共有5家上市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作为深圳证券市场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最早上市的银行股。沪市首家上市的银行股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1999年发行上市。2000年中尉民生银行发行上市,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于2002年、2003年发行上市。虽然银行股只有5家,相对沪深股市日益庞大的上市公司总数  相似文献   

15.
徐肇涵 《南方金融》2012,(7):36-38,22
本文以日元国际化为例,建立包含货币国际化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内的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分析的方法考察日元国际化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启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08-2017年178个中国劳务输出目的国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中国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其中,对劳务合作项下劳务输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承包工程项下劳务输出的作用,对向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大于向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鉴此,宜进一步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确保《条例》执行到位,加大司法救济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金投放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对现金供应量M0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金供应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特点,而且增长趋势与GDP、CPI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协整检验结果表明,M0与GDP和与CPI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M0是GDP和CPI的Granger原因;M0对GDP增长的影响较弱,对CPI的影响很强.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改善现金供应状况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外经济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小企业遭遇"钱荒",进入困难期和阵痛期.为保证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和调整了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出于规避风险和挖掘高质量客户的需要,许多商业银行对于加大小企业信贷投放仍比较审慎.由于缺少科学的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数中资银行机构的信贷人员一般采用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控制风险,使得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即将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背景下,传统的基础货币必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从货币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货币的结构和总量、货币的供需、货币的库存及券别结构等方面,探究数字货币的推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以准确把握数字货币在取代基础货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学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世界性碳减排合作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已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大威胁。而"碳排放"具有的外部性特征,又使得"碳减排"变成一种博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效用不同;其次是因为各国都想在"碳排放"博弈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要实现在世界各国间达成一致的"碳减排"行动目标,必须缩小世界各国发展的差距和形成更有权威的全球性治理结构;发达国家应在开放市场、转移技术、增加援助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