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遗嘱变更受益人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出现,且存在着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究其根源,在于一般民众法律和保险知识匮乏,常常将保险金和一般财产混淆,并一同当作遗产来处分,而不是履行法定的变更程序。一旦发生保险纠纷,该如何理解该行为的性质?可否根据被保险人的遗嘱内容变更保险合同受益人?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范流通  张新愿 《时代金融》2012,(29):112-113,118
近年来,保险诉讼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日益成为困扰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经营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分析当前保险诉讼案件涉及的主要争议焦点和保险诉讼案件快速增长的原因,认为解决保险诉讼案件快速增长问题,保险行业应推进公众教育,引导保险消费者增强自我保险护和理性维权意识;推动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完善我国保险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保险案件诉讼应对指导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3.
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旨在快速解决保险诉讼纠纷案件的新机制。它是法院在保险纠纷案件审理中,经征得当事人同意,邀请保险行业调解员参与调解,或将案件委托给保险行业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或将行业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衔接,促进纠纷双方当事人快速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妥善化解保险纠纷的制度。诉调对接起源于保险纠纷行业调解。我国加入WTO以来,商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保险诉讼案件随之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4.
当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构成类似时,法官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实现类案类判。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类似而法官没有参照指导性案例、法官扩展适用指导性案例、法官隐性参照指导性案例、法官对当事人提出的参照指导性案例的请求未置可否,以及法官否认指导性案例作为上诉或再审理由等五种典型的适用失范现象。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失范现象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与实践隐患。欲改善法官参照适用指导性案例适用失范的现状,最重要的措施是构筑起新颖、多维、精细化的指导性案例参照流程,为法官适用指导性案例实现类案类判提供参照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处理类似案件的后案法官所具有的"参照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不应该对其作单一维度的解读,而应该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其作多维的解读。法条重述型的指导性案例仅具有辅助说理的参考力;释法型指导性案例具有事实上的拘束力;造法型指导性案例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拘束力。展望指导性案例的未来发展,法条重述型的指导性案例因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指导品格,未来宜将其归入《最高法院公报》的典型案件之中;造法型的指导性案例因为具有司法造法的色彩,在遴选时应该更加审慎,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所做出的生效裁判不宜被遴选为造法型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也不应当享有入罪方面的刑事造法型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权。  相似文献   

6.
武亦文  刘洁琼 《保险研究》2022,(11):110-127
由于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死因不明时保险责任认定立法上规定的粗疏与理论探讨上的阙如,司法实务中裁判规则不一,法院存在基本概念的混淆、法律适用错误以及裁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致同案不同判的现象频发。被保险人死因不明分为“事实因果关系不明”和“法律因果关系不明”。在法律因果关系不明时,通过意外伤害保险责任认定的实体法规则确定责任归属,法院先进行事实上因果关系判定找出“条件”,再根据比例因果关系原则确定各个条件作用力对应的比例,最后根据意外伤害的“外来性、突发性、非本意性”三个构成要件判断哪些条件符合意外性特征,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确定保险金的给付比例。在事实因果关系不明时,法院需要判断索赔方是否履行及时通知义务以及资料提交的初步证明义务,保险人是否履行提示举证义务,违反相应的义务即视为对死因不明具有过错。如果索赔方没有过错而保险人具有过错,则保险人应当承担全部的保险金的给付责任;如果索赔方有过错而保险人不具有过错,则保险人不承担保险金的给付责任;如果双方均具有过错,则应当按照过错的程度按照比例分担保险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界对指导性案例的研究多着眼于性质/效力,但对于司法实践而言,更重要的是其适用方式。并且,性质/效力与适用方式分置于本体论与方法论两个视阈。探析指导性案例的性质/效力为适用奠定基础,但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作为一项司法实践技术,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必须梳理清楚适用方式——“参照”的逻辑: 附着于演绎推理的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法官裁判案件的基本三段论。但当面对大前提(Rn法条)的模糊、冲突等问题,通过以该法条为连接点的案例检索,获得指导性案例GCxx,并类比待决案件C与GCxx的要件相似性,在盖然相似性的基础上,将GCxx的裁判要点用于补强Rn的模糊、冲突等问题,强化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进一步增强指导性案例的实践操作性,使法官“能用”“敢用”“会用”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发展,个人征信涉诉案件数量逐年攀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司法裁判文书的分析梳理,发现法院在审理有关保证责任纠纷案件时,同案异判现象较为突出,极易引发公众困扰.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深挖问题成因,认为应不断完善优化顶层设计,持续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强化解纷渠道有效利用,提升金融机构维权能力,加大金融法律宣传力度等,以促进个人征信纠纷有效化解,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扎实稳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险企业在保险合同纠纷诉讼中的败诉率居高不下。据保险监管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各级法院判决结案的保险消费类诉讼案件中,  相似文献   

10.
张伟  章友德 《金卡工程》2010,14(9):9-10
城市共有房地产中的一部分权益人擅自与第三人签订买卖共有房地产的合同的效力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出现了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认真细致地梳理了有关的法律关系,为类似案件的合法解决提供规范的法律适用意见。  相似文献   

11.
立法的滞后、理论的空缺、司法裁量权的不统一是银行卡伪卡欺诈交易民事案件判决不一的主要原因。举证责任分配和实体责任认定的差异造成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到储户和银行的切身利益,也损害司法判决的一致性和权威性,甚至诱发持卡人的道德风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本文以举证责任分配及实体责任认定为视角,对银行卡伪卡欺诈交易民事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林刚 《上海保险》2011,(7):17-18
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意外伤害理赔争议案件中,客户与保险公司时常会对“意外伤害”或“意外”的定义发生争议。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将争议诉诸法院由法院裁决。而司法裁决所形成的判例往往有利于客户一方,即法院没有完全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的“意外伤害”或“意外”的定义进行裁决,  相似文献   

13.
彭乾芳 《上海保险》2014,(10):16-19
近年来,保险诉讼案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各级法院都在探讨解决保险纠纷的新机制。本文试图从保险诉讼的特点开始,分析保险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保险纠纷调处机制提出几点意见。一、保险诉讼纠纷的特点保险诉讼案件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保险合同纠纷;二是保险公司作为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交通事故纠纷;三是保险公司作为原告的保险追偿案件。  相似文献   

14.
黄睿 《金卡工程》2010,14(3):36-37
我国现行法对连带责任的规定颇为任意和混乱,理论界对该制度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司法实务中对该制度的具体运用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连带责任制度非但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反而因司法机关的随意适用而给经济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具体表现在实际案件审判中,连带责任诉讼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并适用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法院依职权强制追加相关当事人,全然不顾原告意愿。这样固然可以通过一个诉讼查清案件事实,一并解决争议,避免裁判矛盾,但是扭曲了诉讼解决纠纷的内在机制,造成审判权对诉权的压制,改变了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权利保护要件,限制了诉权的行使自由;另外一种审判模式是”分拆立案”,法院过于强化连带责任的独立性特征,诉讼累累,这一做法极易导致裁决矛盾的产生,降低办案效率,加重当事人负担,其中不乏法院自身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企业法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增加,这类案件在经济纠纷案件中跃居第一位。法院在审理这类纠纷案件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和公民肆意占用贷款资金,逃避贷款债务,拖欠贷款不还;一些银行信贷人员法律知识缺乏,订立借款合同没有到位,贷款到期后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去催讨,在诉讼程序中又不善于举证,配合法院审理案件。因此,造成不少贷款逾期,甚至无法收回,形成坏帐和呆帐,严重影响资金融通和金融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就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债权问题作一探讨。一、关于订立借款合同应注意的问题任何一笔信贷业…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保险代理人代填投保单由投保人签名的法律后果,我国《保险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与英国Newsholme判例的规定大致相同,即采取以签名判断投保人存在过失的“一刀切”方式.而后者自确立以来引发了不少损害投保人利益的问题,在近年英国保险法改革中逐渐得到修正.我国保险法完善应借鉴英国作法,要求法院结合具体案件采取“合理注意”的灵活判断标准,防止发生类似Newsholme案的不公结果.  相似文献   

17.
日前,某法院发现(包括主动发现和因管辖权异议而被动发现)其所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对于某法院移送前已冻结存款的效力,能否一并转移给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尚无明确规定。本文试结合案例,就此问题浅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举证责任分担的实质是要解决争议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情况下由何方来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问题。近年来,对于一些特殊的银行业务纠纷,部分法院的司法判例有加重商业银行的举证责任的趋势,给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民事诉讼案件日益增多。而在诉讼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诉讼程序和诉讼要求的必要了解,当事人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法院拒绝受理,以致承担不必要的损失。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1302次会议上通过了《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列示了诉讼风险中常见的17个问题。现对此作一简要介绍,供注册会计师们参考。起诉不符合条件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起诉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将会被…  相似文献   

20.
一、诉调对接模式是社会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的需要 我国保险纠纷诉讼案件总量大且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据统计,2014年全国法院受理一审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以及涉及保险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892382件,是2009年年案件受理量的1.76倍;2013年至2015年,仅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审理的保险纠纷案件数量就以40%的速度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