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金融动态     
政策信息吴晓灵:中国应该更多地发展人民币股权基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1月8日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第四届全球年会上表示,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社会流动性过多的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多地发展人民币股权基金。她说,中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投资的技术和管理的技术。今年以来外资股权基金投资中国的难度加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股权基金能够更多地利用人民币市场来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2.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日益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在我国的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投资偏热问题,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外商投资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我国投资偏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7年的双顺差现象的分析,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由来。在充分肯定双顺差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关注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双顺差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双顺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7年的双顺差现象的分析,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由来。在充分肯定双顺差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关注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双顺差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双顺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物     
《证券导刊》2008,(18):5-5
吴晓灵:发展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正当其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21日表示,目前中国产业已经进入全面提升技术水平、整合生产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阶段,在此阶段,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PE)大有可为。吴晓灵表示,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非常重要。尤其在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国内资金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发展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是必然的选择。虽然中国政府在推动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观察者都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原因归结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以货物贸易顺差为主导因素的经常账户顺差和由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带来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显然,货物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的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性增加的基础性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06,(6):15-17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点: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经常项目顺差明显上升,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贸顺差一定会引起流动性过剩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先 《中国金融》2007,(14):26-28
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诱因是,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同时,其深层次原因是内部经济结构性失衡。近两年情况有所变化,货物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加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同时,由于吸收外资增长趋稳、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直接投资净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贡献率明显下降,而间接投资和短期热钱流入的影响则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周期,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实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现实基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和投资"双顺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及纠正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是当前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应当高度重视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相关政策,校正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形成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纠正"双顺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8万亿美元,达到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高额的外汇储备和持续的双顺差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逐步显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调整、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当前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分析长期持续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提出了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尚不能将扩大ODI作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国际收支的自我平衡更多地要依靠转方式、调结构和扩内需。2012年,中国"双顺差"结构被打破,并形成以"资本项目逆差"部分平衡"经常项目顺差"的局面,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收支顺差的比重迅速上升。这是否意味着可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ODI)作为未来平衡国际收支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呢?O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迅速放大"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 《中国外汇》2007,(12):12-13
双顺差格局继续,五大特点彰显2007年,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存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五大特点。特点之一:国际收支顺差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长期呈现的"双顺差"非平衡状态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1990-2014年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数据,探究造成"双顺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把脉问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经济内部失衡即投资消费失衡和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失衡的综合反映。由于内部失衡往往与外部失衡相互交织,分析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成因及调整对策很难脱离经济内  相似文献   

17.
一、引育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许多产品由于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外商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形成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局面.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7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快速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也强劲增长,平均超过了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数据     
《中国外汇》2013,(9):10
1018亿美元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25日公布的201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5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18亿美元。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重现"双顺差"格局。  相似文献   

19.
4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我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缓。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外汇局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超常增长。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我国国际收支仍呈"双顺差",但顺差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大量"热钱"涌入,使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影响。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