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据统计,2005年6月末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得益于对中国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其不良贷款。如剔除工商银行剥离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现出反弹迹象。  相似文献   

2.
数字     
2.45% 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6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09,(10):74-75
(本刊讯)银监会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态势。2009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8,(8):64-64
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2008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金融博览》2008,(6):10-10
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稳缝态势。截至2008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27.8亿元;不良贷款率5.8%,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孙铭 《金融博览》2006,(10):16-16
按照银监会今年8月2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全面“双降”,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35.1亿元。然而,这样的成绩却是在不良贷款大规模剥离处置的基础上取得的。按照央行公布的贷款数据推算,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剥离了115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实际新增了717亿元,但由于实施了不良贷款剥离,才使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得以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22):74-74
据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降”的态势。2008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从美、欧等发达国家一些经营管理优良的商业银行来看,不良资产率均很低,一般均在1%-3%以内。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狠抓了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到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3124.7亿元,比年初减少137.6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8%。但同发达国家活跃银行比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比西方活跃银行高好几倍,它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发达国家严格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信贷结构逐步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调整,是当今商业银行的不懈追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的迫切要求,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在此方面狠抓机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3年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28.27亿元,比年初下降2.75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为6.22%,较年初下降1.48个百分点,信贷资产结构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0.
郑良芳 《金融电子化》2007,(3):18-18,20
美欧一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均很低,一般均在1%~3%以内。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成效明显。到2006年l季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3124.7亿元,比年初减少137.6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8.0%。但同一流银行比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比西方活跃银行高数倍,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为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发达国家严格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卡》2008,(16):74-74
(本刊讯)据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的“双下降”态势。今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5年9月末,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8.6%,首次下降到一位数,比年初下降4.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了“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达到8%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助推经济复苏的同时,中国金融业时刻不忘加强风险管理,2009年农历新年后,以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亮相。以银行业为例,日前,在银监会召开的2009年第一次经济皇融形势通报会上,本刊记者获悉,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5682亿元,比年初下降70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8,(11):63-63
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5.49%。中国银监会10月27日公布,截至9月末,中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49%,较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截至今年9月末,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30.2亿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7.35%,较年初下降0.7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04,(9):57-58
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半年降至 1 3 32 %中国银监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上半年 ,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降至 1 6 6 31亿元 ,不良贷款率降至1 3 32 %。第二季度末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1 52 31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 5 59% ,比年初下降 4 82个百  相似文献   

16.
从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来看,影响是有限的,风险是可控的。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一是不良贷款保持“双降”。2008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剔除农行剥离和地震因素,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二是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加强。三是银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大规模计提拨备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4,(22):55-58
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61亿元,比年初增391540{L元,已连续十个季度环比增加;不良贷款率为1.04%,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金融》2006,(2):10-11
2005年,农发行市分行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业务经营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切实履行支农职责,加大改革力度,狠抓内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止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4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幅8.6%;存款余额1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增幅23.3%;不良贷款余额下降6649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01%,下降1.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商业银行》2014,(4):34-37
自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出炉后,市场掀起了对不良贷款的热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保持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低位后,回升到1%,比年初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000亿元,并呈现出连续九个季度持续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呈继续上升势头。不难看出,商业银行似乎已经进入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反弹周期。  相似文献   

20.
嘉兴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自去年上半年资产剥离后总体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下滑之势基本控制,但剔除剥离因素,不良贷款总量还在攀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高位。至2001年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9.36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4.89%,比去年6月末增加0.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