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怀礼  徐龙 《云南金融》2012,(7Z):96-97
1978~2008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总体上程σ收敛和"条件收敛"性质;在1978~1990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σ趋同,人均GDP对数标准差缩小了0.1152;中国"八大区域"除了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大西南地区外,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对经济收敛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期初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收敛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怀礼  徐龙 《时代金融》2012,(20):96-97
1978~2008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总体上程σ收敛和"条件收敛"性质;在1978~1990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σ趋同,人均GDP对数标准差缩小了0.1152;中国"八大区域"除了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大西南地区外,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对经济收敛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期初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收敛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银行业结构存在σ收敛且表现出显著的β绝对收敛,在控制了农村地区存贷款市场规模、农村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变量后,我国农村银行业结构存在着β条件收敛。东、中、西部各区域内部的农村银行业结构存在收敛,表现出了"俱乐部"收敛。以上研究结论有利于实现我国农村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和各个区域农村金融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S曲线关系是一个重要假说,但在经验上是否成立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1999~2017年87个经济体保险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将数据质量评估、保险业务结构融入经典的S曲线中,通过构建"一致性"分层模型,采用稳健的实证方法检验S曲线假说,研究发现,假说成立。具体而言,全球寿险、非寿险和总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S曲线并非估计偏差,而是具有规律性的事实;保险需求收入弹性与经济发展程度显著负相关,且寿险需求收入弹性明显高于非寿险,这与寿险市场更易受外部环境和经济周期影响一致;不同经济体保险需求收入弹性存在明显下行和收敛趋势;各经济体非寿险市场发展趋势表现出比寿险市场更大的一致性。S曲线的稳健估计有助于改进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长期预测,对确立保险市场发展阶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利用2001年~2009年数据,研究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的情况,并得到研究成果,一是以保险密度为标准,2003年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呈现σ收敛、β收敛以及跨越式增长态势;二是以保险深度为标准,2003年之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基本呈现σ发散态势;三是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标准的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收敛的性质,而以保险深度为指标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四是人身保险对保险业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更大,其变动特点决定了保险业整体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特点;五是以保险密度指标衡量,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贡献最大是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但有下降趋势,以保险深度指标衡量,则三大地区间差距是最小的差距来源,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贡献度提高得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收敛性。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格局,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总体的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是群间差异,而群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各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分布延展性和极化特征;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关中、山东半岛和北部湾城市群存在σ收敛,同时所有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三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变动趋势,发现GDP及人口因素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有促进作用。关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本文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出发,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σ-收敛和β-收敛),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地区差异是否存在收敛,并对我国教育公平及教育事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国八大经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确实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并且从产出的角度来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中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收敛速度较快的中部和西南地区,货币政策效力显著强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收敛速度最慢的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中国城市人均实际产出和相对产出的分布动态以及分布内的转移动态,研究发现1990—2010年期间,人均实际产出分布经历了从左峰集中向右峰集中的过渡,但少数极富城市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极端差距可能持续存在。个别城市人均实际产出“倒退”现象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之间,“赶超”现象则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就绝对人均实际产出而言,经济落后城市之间存在激烈的“赶超”,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排名很少发生变化。2000年之后,人均实际产出俱乐部收敛的可能性增大。经济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的机制,并且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更容易形成收敛俱乐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