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跨国经营不仅可以让企业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对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如何处理好国际税收问题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苹果公司这样的全球一流跨国经营企业的避税动机、避税策略和避税影响的探讨,为对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实施税收筹划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税收领域里,跨国纳税人常常是尽可能避开高税国(区),而选择低税国(区),以进行避税。避开高税国(区)而进入低税国(区)所进行的国际避税就是顺向避税。然而,在国际税收领域,确实也存在跨国纳税人避开低税国(区),而进入高税国(区),这种跨国纳税人避开低税国(区)而进入高税国(区),就是逆向避税,因此,双向避税是:跨国纳税人避开高税国(区),而进入低税国(区)或避开低税国(区),进入高税国(区)。  相似文献   

3.
陈江淮  刘虹 《理财》2006,(10):48-4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投资活动逐渐增多,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对于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际税收的转移定价问题等。跨国公司往往利用转移定价来规避税收、转移财富。转移定价制的避税策略转移定价(transferpricing),是指跨国公司内部企业之间所制定的交易价格。转移定价对象包括固定资产、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形商品,以及贷款、专利、商标、技术、管理、咨询等无形商品。由于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其内部价…  相似文献   

4.
税收小知识     
《涉外税务》2013,(1):66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通过不违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制度方面的差异,躲避相关国家税收管辖,以谋求最大限度减轻其跨国税收负担的行为。国际避税的产生,有跨国纳税人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主观  相似文献   

5.
国际避税地对国际技术、资本、跨国收入和费用分配及相关国家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引发了各方的极大关注。打击国际避税则成为OECD相关国家的共识,本文详细梳理了其对避税地的制裁。  相似文献   

6.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的漏洞或差异;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或缺陷以及国际间税收征管协调、信息交流与合作的不完善等,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通过人、资金和财产等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所采用的是合法或至少不违法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规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载体,其经济行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其国际避税行为已开始对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成为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有必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国际避税。  相似文献   

7.
赵东辉 《涉外税务》2007,226(4):40-4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行为已成为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反避税措施。本文认为,我国税务机关应当深入了解国际避税的性质、特点和方式,借鉴国外转让定价调整、反资本弱化避税、避税港对策税制等经验,完善税收立法,提高我国国际反避税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投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来华投资的跨国经营企业越来越多,到2002年末,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于跨国经营的税收收入也成了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之。因此,能否保证对跨国经营的税收的有效管理是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跨国经营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借助于其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利用各国在税收法律上的不同规定进行避税,以减少其纳税支出,这必然会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利益。本文从跨国经营的避税方式、国家对税收的征收管理等方面入手,对跨国经营的避税与反避税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嫣 《财会学习》2008,(10):49-52
二战过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形成。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全世界的主要税源和纳税人集中到近6万跨国企业集团和其所属的遍布全球的成员企业,其产值占全世界总产值的30%,贸易额占60%,对外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各国之间的税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为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国际避税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国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其征税问题探讨的相对滞后,引发了形形色色的国际“电子”避税。我国不仅要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反避税法规,还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技术,建立严密的涉外税收管理硬件系统。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国际间反避税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签订双边、多边的税收协定与条约解决税收管辖权冲突及避税问题,防止在跨国贸易额剧增条件下税基的缩减与税收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使我国国际税收的规模迅速扩大。本文认为,为了应对这种新形势,必须加强国际税收税源的信息化管理,明确我国国际税收的政策和管理目标,加快国际税收征收管理的制度完善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逆向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避税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防范国际避税已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重视 ,并成为国际税法中的一项核心问题。在本文中 ,笔者将探讨逆向避税———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国内涉外企业中的国际避税行为。本文首先界定逆向避税的概念 ;其次分析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 ,并指出逆向避税造成的严重危害 ;最后结合我国税法实际构思相应对策税制及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税收竞争实质上是市场竞争规律在政府行政领域的体现形式。良性税收竞争有助于降低总体税负、减少经济扭曲、提升公共产品生产效率,但对此类竞争的国际协调难以取得实质成效。恶性税收竞争则会掠夺性地侵占他国税基,对此类竞争的遏制具备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政府可通过改革现行税制、精简规范收费、优化公共服务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来应对国际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14.
国际税收情报是缔约国的主管机关相互交换的税收信息。它对于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减少税收逃避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国际税收情报如何具体运用,是否是证据,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等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就国际税收情报的证据效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税务机关应当正确认识国家税收情报的性质,一方面应重视其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另一方面又不能直接把国际税收情报作为定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Recent reductions in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ave meant that the existence of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tax differentials is now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maining causes of distortion to the optimum glob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henc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ebate as to how to reduce such distortion, two mai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emerged. The first believes that this result can be achiev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corporate taxes. To date, efforts in this direction have not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second contends that market forces, through tax competition, will spontaneously reduce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tax differentials. In this article, an analysis of recent trends in corporate tax rates supports this second contention: statutory and effective corporate tax rates are continuing to decline and converge. However, recent tax revenue data give little support for the existence of tax competition; the expected shift in the tax burden from corporate profits onto less mobile factors such as labor has largely failed to materialize. Several explanations for these contrasting findings are outlin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6.
当前被动投资的税收竞争、主动投资的税收竞争和税收套利等问题阻碍了单一税收原则和受惠原则的实践运用。本文介绍了税收竞争和税收套利对国际税收制度的挑战,并以OECD成员国的应对为例,阐述了OECD成员国不断与时俱进修订税收法规的历程,试图引起人们关注国际税收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税收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东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尚处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低级阶段,但随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东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日趋频繁,因国内税制的差异而造成的税收障碍也将日益突出。为此,以消除税收障碍为重点的税收协调必不可免。秉承循序渐进的协调原则,东盟各成员国应该规范、完善现行税制,拓宽税收协定网络,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而中国则应致力于深化税制改革,完善国际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8.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数字经济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逆势上扬的数字经济对渐进式的国际税收规则改革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G20、OECD致力于制定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解决方案,提出了“统一方法”应对方案,而部分国家出于维护本国税收利益采取了单边行动,新一轮的国际税收改革博弈已开始.我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国,在遵循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原则的基础上,需尽快改革常设机构认定等数字经济税收规则,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我国数字化税收征管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征税权分配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论国际税收竞争的法律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税收竞争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最大化本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它具有广泛的域外负外部效应,需要国际法规范予以调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wTO将成为调节国际税收政策的主要机构.我们必须降低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以应对外国的税收竞争政策,同时,应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就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我国参与wTO关于国际税收竞争问题的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 two-sector trade model with specific factors and perfect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optimal mix of factor and commodity tax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that faces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 on its tax instruments. In the unconstrained benchmark case, the small country will tax specific factors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 but chooses zero tax rates for a selective production tax (i.e., an origin-based commodity tax) and a source-based tax on capital income. When commodity taxation must follow a combination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principles, then this mixed commodity tax rate will be positive and its production effects are partly compensated in the optimum by a capital subsidy. These international restrictions interact with domestic constraints when rents accruing to fixed factors cannot be taxed by a separate instrument, and a positive tax rate on capital serves as an indirect way of rent tax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