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公司法深层结构是指公司法表层结构背后对于公司和公司法的观念认知、功能理解,展现了有关公司法的政治伦理、经济逻辑、文化理念。公司法的深层结构具有历史性特征,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公司法的“精神气质”和“内在品格”,对于公司法的体系安排、制度建构、规范解释亦能发挥重要作用。从公司法发展历史来看,公司法深层结构决定了“民主型”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专制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二者在股东权利保护、公司权力分配、董事责任约束、股东自治空间、政府关系处理等方面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制度体系,并对于英美法系公司法和大陆法系公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公司法全面修改背景下,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国公司法的深层结构及其对公司法治实践的影响,并立足本土实际、基于现实国情探讨公司法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公司法》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等方面作了重大修改,其中很多内容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公司法》有关调整内容的理解、总结,分析了由于理念和制度变更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并进一步预测注册会计师行业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引擎。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组织形式日趋融合,公司法立法的演进逐渐面向中小公司。中小公司股东人数少、股权转让受限,其治理不同于大型公司。中小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法律在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方面多为任意性规范;基于人合性保护目的,允许公司章程约定股份转让限制规则;中小公司代理成本集中在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立法为控制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小股东权利提供事前和事后的救济措施。公司法修改提升中小公司治理灵活性,允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做出限制,简化中小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优化组织机构职权配置。公司治理规则的修改也影响中小公司股东权利行使方式,公司章程可以扩大股东在经营方面的权利,股东基于监督权行使应当有更大的知情权,在权利行使方面公司章程有更多自治空间,司法应谨慎适用一人公司人格否认。未来应继续总结实践经验,优化公司类型设置,构建更为完善的中小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有关修改内容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调整了公司设立和资本制度,修订了公司对外担保规则,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充实了职工民主管理和保护职工权益的 相似文献
6.
吕佳曼 《金融经济(湖南)》2008,(1):114-115
一、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公司权力可以分为所有权、经营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公司法对四项权力作出明确界定,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行使. 股东作为公司财产的最终所有者,由于人数众多,他们不可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自己的审议权和投票权,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 相似文献
7.
8.
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在公司设立,公司治理,相关者利益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建树,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就银行贷前审查,公司担保的设立.银行债权的保护等问题作初步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0.
修订后的《公司法》(以下称新公司法,修订前的公司法以下称旧公司法)已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的重要法律,修改后的公司法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原公司法进行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在有效保护投资人.经营者,劳动者利益,全面提升公司依法治理水平,助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必将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公司法对银行业务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从银行角度来看修订后的公司法,一方面,属于公司法人的银行一样要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另一方面,银行所面对的成千上万的公司客户,其成立,经营治理乃至公司解散清算将依新的公司法发生众多变化,银行必须要系统全面地关注新的公司法律铜度对银行各种业务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积极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全面开放,我国的证券公司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而日前我国的证券公司还远未做好迎接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准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快完善我国的证券公司治理,无疑是迫切而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涉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划分和制衡。会计是连接权利和利益的纽带,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治理中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约束与制衡机制需要以会计信息作保障。会计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我国公司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下,公司目标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我国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司管理层发起恶意收购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多是与公司财富的增加和股东利益的改善相背离的。因此,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约束管理者行为,恶意收购将有可能导致公司财富与股东利益的损失。在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公司法》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恶意收购的鼓励可能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沪深两市百强名单中的董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还未能通过优化董事会特征来提高董事会效率进而提高公司绩效,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优化薪酬制度、建立健全董事任用和绩效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联合背景下控股公司的迅猛发展,对以单一公司为模版的传统公司法理论与实践带来巨大挑战.原本以资本多数决为核心的股权平等原则,成为控股公司干预从属公司经营的合法工具;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原则蜕变成掩盖控制权滥用行为的面纱;而公司契约论又为控股公司逃避法律义务提供了借口.传统公司法基本理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控股公司法律实践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制度失灵的矫正急需理论上的创新与制度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主流理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特别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控制权形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及规则设计多围绕此种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形态展开。笔者以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为视角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已经不能以一股独大型的控制权形态来概括的结论,相应的,公司治理理论及规则制定也应该围绕多样化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形态展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股东、保单持有人和保险行业监管机构等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偏好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和股东收益率模型对利益相关者影响下的保险公司资本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作用下,保险公司采用较低的财务杠杆能更好地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效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我国三家A股保险公司上市前后财务杠杆变化的经验数据支持。为此,本文提出降低保险公司财务杠杆、优化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2009年深圳股市44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重大重组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