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当然需要综合地看.我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总体上是过热,但还不是严重过热.判断"过热"的理由是,已经超出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物价上涨趋势、为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多一些清醒     
“一个泡沫破灭以前,它永远也无法得到积极的确认。”——《经济学家》周刊当前经济是否过热,是否有泡沫风险,银行大量投放贷款是否安全,在经济界和理论界颇有争论,结论可谓是见仁见智。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管理风险的企业,对此本应有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应该成为专家和权威,成为社会公众眼中的风向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每一轮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往往醒得最迟,不但被认为是经济过热的始作俑者之一,而且也经常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过热警报——接连不断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8.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是199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晓林 《银行家》2003,(8):10-13
<银行家>:您的报告对前几年的信贷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剖析,认为1996年以来的实际贷款增长率要低于理想状况.但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6月的贷款同比增长了近23%.在此情况下,您认为当前的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您是否赞同央行适当收紧信贷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声音     
马凯(国家发改委主任):遏制增长由偏快转过热成调控首要任务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严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管理》2004,(4):26-26
在关于经济是否过热问题上,厉以宁和萧灼基都对“过热说”不以为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指出中国经济有两个特点,一是怕冷不怕热,二是刹车容易启动难。他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中国经济的抗寒能力比较差,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一点,各种问题马上都出来了,而经济稍微热一点却不要紧。萧灼基的观点是,当前国内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看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2007,(11):58-58
△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着力控制高  相似文献   

7.
樊彩跃 《新金融》2007,(10):15-18
自2002年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以来,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07年以来,经济在连续几年高增长基础上加速上行,上半年GDP增速高达11.5%,创下12年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CPI从3月份开始突破3%的心理预期加速上涨,1-7月CPI累计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经济是否过热?经济增长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到底有多大?这已成为当前经济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已经处于过热边缘,但决不可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本文主要从中长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可否持续,以及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成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茅于轼 《银行家》2004,(8):15-15
从2002年年中以来。物价指数逐渐从负转为正,去年下半年指数上升比较明显,到年底时已接近5%。同时投资的增长异乎寻常,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通缩局面,但对于是否过热,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投资的增长具  相似文献   

9.
胡少维 《新金融》2003,(12):16-19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经济内在增长的动力机制是否形成,经济是否过热,“非典”的影响有多大,货币政策取向应如何等。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2003年上半年经济增幅较高,那么全年走势如何,2004年经济能否继续维持这种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放     
遏制经济增长过热为当前调控首要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11.
祁京梅 《中国金融》2003,(19):54-55
随着经济发展加快,近一个月经济学界讨论最多的话题是经济是否过热。这个讨论目前尚无定论,但是8月份的统计数据似乎并不支持经济过热的观点。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有可能在微调中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工业生产:增速居高不下,重工业仍为增长的主动力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  相似文献   

12.
铁本事件是违纪经济的一个典型,也是地方对抗中央经济决策顶风作案的典型。中央政府的果断措施给各级地方政府作出了范例,表明中央治理宏观过热的决心。然而从整个经济改革的理论方面来看,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经济是不是过热。认为已经过热的主要观察是投资增长过快。但  相似文献   

13.
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经济形势时明确表示,经济过热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被强化为“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相似文献   

14.
“软着陆”仍有希望 2003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长到了9.9%,所以当时有个别的经济学家提出可能经济出现了过热。因为当时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剧烈地上升,不过那个时候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多。到了下半年,房地产继续升温,能源供应、原材料的供应都出现了全国紧张的态势。于是从第三季度起,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就越来越变成一个街谈巷议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学庆 《理财》2008,(1):16-17
2007年中国经济进入了第5个两位数增长年,经济由偏热转向过热,预计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如何发展?GDP增长有多快?通胀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人民币是否继续升值?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到百姓的投资理财生活.2008年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为克服需求不足进行艰苦的工作,但效果似乎不遂人愿。然而2002年下半年人们又感到经济形势出乎意料的好。而2003年面对投资和货币高增长,大家又在讨论经济是否过热。笔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从经济发展更长的一个过程即经济长波(周期)规律看,我国经济发展进  相似文献   

17.
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对于经济是否过热及过热程度的争论从未间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重化工业发展过度是中国本轮经济过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汉斯·蒂(?)(世界银行全球经济趋势研究组负责人):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增长已达临界点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因为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大的失控的情况,各种物品的价格(变化)也都是正常的波动;中国的劳动力也没有出现大量的过剩。从这些来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也确实达到了一个增长的极限,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支持中国  相似文献   

19.
对第一季度出乎意料的经济增势怎样估价,要不要采取调控措施,各方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经济尚未过热,可采取加油式的放松政策;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增长是超常的,经济已经过热,应采取刹车式的紧缩政策;还有观点认为,只是局部过热或有过热苗头,应采取既不加油也不刹车的中性政策.  相似文献   

20.
经营环境     
《新理财》2006,(7)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世行专家称中国经济增长已达临界点“中国经济从总体上来说并没有过热,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近日,世界银行全球经济趋势研究组负责人汉斯·蒂莫在《2006全球发展金融》发布会上说。汉斯·蒂莫认为,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过热情况,因为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大的失控的情况,各种物品的价格(变化)也都是正常的;中国的劳动力也没有出现大量过剩。从这些来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