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11月算起,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研讨会已历时两届.前两次会议,我们基本就合作意向、总体框架、组织模式和协调机制等达成共识,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2.
关于环渤海经济区金融合作发展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部署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对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金融合作与发展是振兴环渤海经济的首要举措.本文从区域经济协作理论出发,探讨了加强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发展的意义和可行性,在对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出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发展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金融合作发展的原则、模式及具体措施,并提出发展天津滨海地区金融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环渤海地区综合优势和发展空间广阔,已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环渤海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与经济发展需求相比,还是与珠三角、长三角金融合作的紧密程度相比,都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范围不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近几年,环渤海地区金融融合程度不断提高。但与不断加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相比,环渤海地区的金融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提出了加强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最雄厚的省份,在促进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区域金融合作的视角,在加强区域金融大市场建设、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建立面向日韩的经济金融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金融机构的资产合作、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业、加快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及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促进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最雄厚的省份,在促进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区域金融合作的视角,在加强区域金融大市场建设、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建立面向日韩的经济金融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金融机构的资产合作、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业、加快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及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促进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金融圈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然后简要分析了三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利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测算出了三地区主要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毕燕君 《金融与市场》2006,(12):22-23,38
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及有关区域金融合作经验,结合环渤海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政府推动下的区域金融合作新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对此框架进行了宏、微观分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加强环渤海区域的合作因此成为广受关往的议题。在首届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期间,本刊记者就如何加强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郭庆平。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澎? 《国际融资》2016,(8):63-67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五国连接着亚洲经济和欧洲经济。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不但能加速实体经济合作,并且能促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深化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中国和中亚五国已经具备金融合作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克服金融排斥问题,时间与空间两维度上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转移;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低成本提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互联网金融外部性、规模性提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资金支持。本文最后设计出互联网金融融合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机制,构建区域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确保国别间资金往来的信用保障;构建丝路大众筹资融资模式平台,专项服务于丝路能源开采行业。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综合优势和发展空间广阔,已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环渤海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与经济发展需求相比,还是与珠三角、长三角金融合作的紧密程度相比,都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范围不广、程度不深、措施不多,合作的方向与次序尚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五省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各省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以及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与环渤海地区的其他省市相比,河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最小.河北首先要明确金融业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京津合作与协调,培育与壮大金融市场主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金融分委会制度框架内,双边金融合作逐合作程度日趋深入,银行间业务往来不断扩大,合作规模与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处于后危机时期的中俄边境地区金融合作作为两国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从而深化互信交流,扩大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以其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正在迅速崛起的经济圈。深入探讨研究环渤海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美祥 《福建金融》2012,(10):13-16
近年来,闽台金融业交往日益频繁,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但仍然严重滞后于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福建应积极把握当前两岸经济关系转型的契机,积极推进闽台金融合作,在金融合作的重要领域进行金融政策先行先试,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探索构建两岸区域性货币清算中心,以合作创新拓宽台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掘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合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13,(9):11-12
<正>为使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更加务实高效,论坛期间,举行了金融合作签约仪式。内容涉及中国(新疆)与亚欧国家金融合作、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国内银企授信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募投保障房四个层面。亚欧国家金融机构间、银企之间共计达成55项合作成果,合计金额为1987亿元。其中,对外金融合作项目7个,签约金额为10.3亿美元。境内金融机构与格鲁吉亚、  相似文献   

17.
《福建金融》2012,(6):3-4
<正>6月9~10日,由福建省金融学会、厦门大学两岸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金融合作海西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两岸金融合作与中小企业融资",旨在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自身优势,先行两岸交流合作、先试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政策,积极服务中小企业,推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来自海峡两岸金融业界、学界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共收到两岸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42篇,其中台湾地区论文26篇,两岸的39位专家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是大型的国家级、国际性金融主题论坛。首届金融合作论坛于2011年成功举办,揭开了中国与亚欧国家加强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向西开放的新篇章,构筑了金融界高端对话、合作交流、互利共赢的新平台。两年来,金融合作论坛已经逐步成为推动金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要品牌和重要动力,取得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坚戈挂牌交易、信贷支持、金融投资跨国合作等持续、务实的合作成果,金融合作由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实行分离型金融制度的国家.分离型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有效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缺点是在金融业内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和资源有效利用,尤其是面对入世后外资的全面冲击,使我国金融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合作、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等方面迫在眉睫.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是我国的主要融资机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存在功能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业务领域窄、手段少、资产结构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利用租赁公司业务范围广、融资租赁业务功能多的优势,与银行传统业务配合,弥补银行信贷功能单一的缺陷.另外,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尚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也必须注重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以壮大自身主业,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本文从理论和实务出发,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租赁的合作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两岸金融合作回顾(一)中央银行的合作两国中央银行领导对"黑河—阿州"金融合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1年底,俄中央银行副行长梅尔尼科夫到黑河,对中俄两国金融合作问题进行了考察;200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