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各省农村居民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并建立了边际消费倾向函数,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与收入的波动负相关,但与物价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这不仅与消费结构、收入分配、收入等有关,也与财政政策的运用有极大关系.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认真分析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从而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3.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否能够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增进消费拉动内需,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从理论上讲,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可以直接增加个人和居民的收入,从而增加消费量;也可以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手段,通过增加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本文选取10个欧元区国家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和我国1996-2005年的时序数据分别建模,得出的结论是:欧元区国家与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总额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不同,两者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平均消费倾向等中间变量而对总消费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和政府边际支出倾向与经常账户的关系,得到消费和投资是经常账户差额的解释变量,而边际吸收倾向出现"拐点"主要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通过观察边际吸收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序变化,认为中国特有的储蓄偏好、体制改革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等观点均无法解释中国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边际消费水平下降的长期和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芳  韩玉香 《时代金融》2012,(11):65-67
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却呈现出了扩大的趋势,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使我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消费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研究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探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提升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指出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从而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靠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罗芳  韩玉香 《云南金融》2012,(4Z):65-67
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却呈现出了扩大的趋势,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使我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消费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研究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探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提升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指出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从而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靠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78年至2008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先对凯恩的消费价格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又以10年为一期对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梯次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并且对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国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内需给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2001-2009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财富在总体上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社保养老金财富的增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我国养老金财富边际消费倾向远小于当期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以及养老金收益不确定性较高等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消费、储蓄和消费函数理论侯荣华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一般把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用下式表示:C=bY(1)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可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扩展线性消费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休闲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但从边际休闲消费倾向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补充性消费支出而存在;就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的差异性而言,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及边际消费倾向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蒋涛  董兵兵  张远 《金融研究》2019,473(11):133-152
根据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配置组合,家庭可以分为P-HtM(贫穷月光族)、W-HtM(富裕月光族)、P-nHtM(贫穷非月光族)和W-nHtM(富裕非月光族)四类,他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至2017年四轮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家庭中四种类型的占比分别为6.8%、36.7%、6.6%和49.9%;在消费—收入弹性上,P-HtM和W-HtM家庭显著高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显著低于W-nHtM家庭;在暂时性收入冲击的边际消费倾向上,P-HtM和W-HtM家庭大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小于W-nHtM家庭。这些发现意味着,若要取得更好的消费刺激效果,需要更加精准的消费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2.
尹志超  仇化  潘学峰 《金融研究》2021,488(2):114-132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住房已经成为中国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通过财富效应促进家庭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房奴效应”降低家庭消费。因此,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检验了住房财富影响家庭消费的可能渠道。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显著改善了家庭消费结构,住房资产具有财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财富能够缓解流动性约束,从而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对不同类型的消费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和拥有住房数量的差别均会对住房财富产生不同影响。根据本文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发挥既有住房财富对平滑家庭消费的积极作用,促进家庭消费增长,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进一步推进家庭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3.
Using group means computed from 20 years of high quality survey data, I show a strong and robust relation betwee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growth and subsequent realizations of their income growth, including realizations as distant as six years later. The relation appears in multiple types of variation in income growth: in variation across cohort-education groups, in variation over the life cycle, and in variation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While other explanations are explored, the results are likely due to forward-looking households altering their current consumption in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they receive about their income years into the future, information that turns out to be accurate.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乡消费差异的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考量1978~2010年间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大影响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对市民化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正向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率有正负双向冲击,短期对农民工市民化有负向冲击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效应逐渐显著。鉴于此,关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异,扩大农民工消费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较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占比较高,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能够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但是以消费信贷额、借贷利差表示的信贷条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显示,消费信贷资源没有流向最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低收入群体,是其未能对消费形成有力影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主动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我国完整的工业门类和超大规模市场空间为扩大内需提供了现实条件。考虑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投资需求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而消费中政府消费增长快于居民消费增长,决定了需要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因为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较低降低了分母,以及加杠杆购房提高了分子,二者综合作用推高居民部门杠杆率并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按照"房住不炒"的总体思路稳定房地产调控,也即从分子、分母两端降低杠杆率提升居民消费,同步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满意度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进而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以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消费启动不仅在理论上是经济启动的主导模式,而且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的政策选择.消费启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收入增长同经济增长大体一致.本文从理论入手,以实证为主,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同时期经济启动的特点,给出了对消费启动条件的完整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quilibrium relation between future labor income growth and expected asset returns; it proposes revisions in the expectation of future labor income growth as a macroeconomic state variable and suggests a three-factor model, including a factor related to this variable, along with the consumption growth factor and the market factor. The proposed future labor income growth factor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ama-French factors and subsumes their explanatory power in explaining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ossible economic explanation for the roles of the Fama-French factors: they are compensation for higher exposure to the risk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 This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three-factor model with other competing models and find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specification better captures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in average returns than any of the competing asset pricing model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使我国经济蕴藏着较大的隐忧.我国低消费率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刺激消费需要多管齐下.协调当前我国的各项税制改革是提高我国消费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税基,加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地位,减少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使我国的税基更多地依赖于所得而不是消费,有利于我国消费率的提高.通过税制改革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我国消费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