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两部门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且引入金融加速器以分析货币政策对消费品和投资品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1999Q1至2015Q4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两个部门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具有较高的价格粘性。外部融资溢价对两个部门企业投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投资品部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更加明显。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货币政策扩张时,投资品部门的产出和通胀膨胀上升幅度比消费品部门更大。理论模型的脉冲响应与VAR实证分析得到的经验事实相一致。金融摩擦导致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部门需求结构的异质性是解释货币政策对两个部门影响差异的关键。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主要改变货币政策对投资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消费品部门影响改变较小。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加总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陈诗一  王祥 《金融研究》2016,429(3):1-14
本文建立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引入带有金融摩擦的银行部门,研究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以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中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当社会融资成本较高时,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冲击使得房地产价格显著上升;(2)政府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能够明显地弱化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3)央行采取盯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能够改善社会福利,但是政策效果会因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而削弱。  相似文献   

3.
于博 《财政监督》2014,(10):8-11
本文以金融加速器为研究视角,结合营运资本平滑固定投资的行为特征,构建了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金融加速器传导路径,解释了中国经济内生式增长的机理,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宏观冲击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路径、影响机理以及微观主体对政策波动的反馈效应,进而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金融加速器为研究视角,结合营运资本平滑固定投资的行为特征,构建了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金融加速器传导路径,解释了中国经济内生式增长的机理,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宏观冲击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路径、影响机理以及微观主体对政策波动的反馈效应,进而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土地财政和政府隐性担保融资机制,借此考察在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价格的波动特征、驱动因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2004Q1到2016Q1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土地需求冲击、土地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驱动中国土地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冲击和土地供给冲击是引起短期土地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土地需求冲击在长期中驱动了土地价格波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正向的土地需求冲击将推高土地价格,并通过抵押约束机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放大该效应,并进一步对土地价格形成正向反馈,从而引起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在土地财政体制下,正向的土地供给冲击有助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并减少宏观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在DSGE模型中的缺乏耐心家庭和住房开发企业两个部门中引入信贷约束考虑金融摩擦,以研究金融加速器对住房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1)贷款价值比的降低能使货币政策很好地达到稳定住房价格泡沫的目标,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2)贷款价值比的降低会使外生冲击对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影响更显著,从而能有效防范经济硬着陆风险。(3)金融加速器的引入使房价收入比对通货膨胀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发生会对经济活动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从商品需求侧与商品供给侧引入重大风险冲击并将“双金融摩擦”引入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探究重大风险冲击的经济波动效应与金融风险效应,并分析财政货币政策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重大风险冲击通过推高企业贷款违约概率导致金融风险水平上升和经济衰退。第二,当重大风险冲击对商品需求侧的影响大于对商品供给侧的影响时,经济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水平上升。第三,下调企业所得税通过改善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金融风险;下调无风险利率虽然能够削弱重大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但会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因此,为应对重大风险冲击,中国应做好对困难企业的财政支持与信贷支持,提高财政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6年美国加息事件为背景,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小国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梳理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具体传导渠道,发现国外利率升高后,资本流动具有外部性,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跌,其通过金融加速器进一步使国内投资下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从而使得国内资产预期回报进一步下降,加剧资本外流。基于政策和福利分析,本文发现资本账户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国外利率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会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也会影响国民财富的最优配置。因此,最优的资本账户管理应同时兼顾宏观审慎和效率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相似文献   

10.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高于该值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研究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波动幅度、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率所在范围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英  马文超 《审计研究》2020,(2):96-105
在政策择优供给、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考察特定行业的企业债务融资及其宏观、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于资金、资源的行业优化配置意义重大。本文以我国200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受到货币政策冲击时行业特征对其银行债务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行业劳动力越密集、行业竞争越激烈的企业,货币政策紧缩对于债务融资的不利影响会被显著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劳动要素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引起的企业债务融资效应随着行业资本密集度的下降而增强;对于产出是耐用品的行业,货币政策的企业债务融资效应与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一致。本文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金融加速分析的拓展,补充了货币政策行业债务融资效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the macroprudential roles of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in a borrowing cost channel model with endogenous financial frictions, driven by credit risk, bank losses and bank capital costs. These frictions induce financial accelerator mechanisms and motivate the examination of a macroprudential toolkit. Following credit shocks, countercyclical regul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monetary policy in promoting price,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For supply shocks, combining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with a stronger anti-inflationary policy stance is optimal.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el III accords in alleviating the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 faced by central banks, and cast doubt on the desirability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Taylor rules during periods of financial distress.  相似文献   

14.
A reduced form model for the join dynamics of liquidity and asset prices is proposed. The self-reinforcing feedback between credit creation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employed as collateral in the bank loans (the so called financial accelerator) is modeled by a coupled non-linear stochastic process. We show that such non-linear interaction produces explosive dynamics in the financial variables announcing a regime change in finite time in the form of a market crash which can also be modeled by the same coupled non-linear stochastic process with inverted signs. Casting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dynamics into a highly stylized macroeconomic model, we study its macro-dynamics implications for real economy and for monetary policy interventions. Finally, by exploit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l on the dynamics of financial asset returns, we introduce an extension of the GARCH process, that can provide an early warning identification of bubbles.  相似文献   

15.
During financial turmoil, increases in risk lead to higher default, foreclosure, and fire sal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stly liquidation process for foreclosed collateral and pro-cyclical recovery rates in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Links between endogenous recovery rates, risk premia, and default risk generate a liquidity spiral, magnifying financial accelerator effects. We illustrate how collateral liquid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alter the real impact of financial shocks operating through macro-financial linkages; and the way a government subsidy on collateral liquidity and required liquidity buffers can help dampen the liquidity spiral by shoring up recovery rates.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在刻画全球金融周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调节效应的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处于高波动率区制,即市场风险厌恶水平较高时,资本流动水平较低,浮动汇率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反之,浮动汇率政策调节效果减弱。因此在推进金融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充分关注全球金融周期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NK-DSGE模型,分析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研究表明:(1)相比传统货币政策,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能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缩短波动持续期,还能提升社会福利;(2)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需结合不同类型冲击下金融结构与宏观调控变量波动的异质相关性,依据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灵活调整其对各个变量的调控力度;(3)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当经济体系面临非持续性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或金融冲击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福利增进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或可为新时期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构建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平衡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  相似文献   

18.
马勇  付莉 《金融研究》2020,482(8):1-17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尚玉皇  赵芮  董青马 《金融研究》2021,487(1):13-30
现实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操作受到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信息的共同影响.如何基于混频大数据信息分析货币政策行为机制是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频时变参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MF-TVP-FAVAR)模型.基于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等多维度混频数据信息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MF-TVP-FAVAR模型在宏观金融混频数据中提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能较好地表征宏观经济先行趋势,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前瞻性信息.其次,混频TVP-FAVAR模型可以捕捉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的高频时变特征.与货币供应量相比,利率传导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利率传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愈发畅通,而信贷传导机制因财政政策搭配等问题日渐受阻.再次,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无论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经济上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比经济衰退时期更加通畅.价格型和数量型传导机制在经济下行时的作用效果均会减弱,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最后,货币政策对FCI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性,说明金融市场信息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结构性的动态影响.货币当局制定尤其是微调货币政策时应及时评估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