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地产业与汇市的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股市地产指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基于股市与汇市的数据,研究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地产指数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地产指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汇率波动是地产指数的 Granger 原因,汇率对地产指数的长短期走势均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地产板块跑赢大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构建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反应美元强弱的美元指数与上证综指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美元指数与上证综指在2005年以后有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也显示,短期来看,美元的强弱对上证综指有单向引导作用,上证综指对美元指数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次贷危机前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6月2012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对次贷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传导机制对实证结果进一步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侯彦斌 《金融经济(湖南)》2009,(12):105-106
本文应用Eviews5.0,通过因果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来验证中国人民币有效汇率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汇改\"之前人民币汇率与股价之间的联动关系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消失了,基于此观点,本文通过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来解释这种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汇率与股价收益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人民币NDF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5年8月1日至2010年10月29日期间的人民币NDF汇率与我国股价收益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加入误差修正项建立EC-E-GARCH模型做进一步研究,结果两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互为因果关系,相互引领。人民币NDF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对消息的反应各自存在不对称性,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溢出不对称,存在不对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陈正锋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3):39-40
汇率变动与股价变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结果不尽相同。在我国原有的固定汇率制下,股价变动与汇率的变动无关。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下,我国的股价和汇率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目前尚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文章采用协整方法对汇率和股价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及对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际金融研究》2007,(4)
本文以汇率制度改革日为基期,通过选取样本和构造权重,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新的测算,并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比对;通过对结果数据和相关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相关系数的计算等,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顺差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是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加大的原因之一;但仅凭借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我国贸易双顺差的局面,贸易结构的变化甚至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的先导作用;实证分析还显示汇率弹性的增大会使我国外汇储备受汇率牵制的程度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9年5月5日-2008年9月1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一年期人民币NDF汇率的研究发现:(1)汇改前,人民币即期汇率本身与人民币NDF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变动趋势受NDF影响;(2)汇改后,人民币NDF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联系加强,二者的绝对值水平和变动趋势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人民币NDF对即期汇率影响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定价权问题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人民币NDF的研究,一味地将境内外外汇市场隔绝的政策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了VAR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来考察量价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我们选定1996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31日作为样本研究区间,实证发现滞后期的交易量和收益对当前期交易量与收益的解释力度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交易量同收益之间由收益对交易量的单向引导发展为双方互为Granger原因。本文得到的交易模式的动态演变轨迹反映了我国投资者式逐步趋于理性成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了VAR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来考察量价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我们选定1996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31日作为样本研究区间,实证发现滞后期的交易量和收益对当前期交易量与收益的解释力度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交易量同收益之间由收益对交易量的单向引导发展为双方互为Granger原因.本文得到的交易模式的动态演变轨迹反映了我国投资者式逐步趋于理性成熟.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了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股票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是影响长期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股票收益率和通胀预期都是衡量企业和居民持有货币的重要机会成本变量,但通胀预期占主导地位。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通过货币替代效应和国际资本流动效应增加了长期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效应是造成中国A股市场动荡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至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尤其是当前应特别注重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价格报酬之间的相关性——基于2005年至2007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9月18日的中国股价与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数据,利用GARCH模型来探讨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价格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得知,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是负向影响中国股票价格报酬的,也符合有价证券余额理论的主张;汇率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宏观决策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艳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1):39-47
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一方面通过货币供应量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反馈到投资、消费等领域,从而影响宏观经济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本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后认为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中股票市场价格处于因方地位,货币供应量处于果方地位。本文的实证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不高,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与我国股票市场自身缺陷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检验和揭示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境外NDF间的互动关系,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参考.本文针对2006年10月出台的对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的限制性政策,实证研究了该政策实施后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相互影响.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即期汇率引导12个月期限的NDF;12个月期限的NDF不引导即期汇率.境内现汇市场显现出本土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民币汇改和限制性措施的成效性,但限制性政策却可能并非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具有外生变量的二元VAR-MGARCH模型对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和股价之间基本不存在价格溢出效应;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序列均表现出时变方差的特征和波动的持久性特征,货币市场和股市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供给的正向冲击对利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成为控制物价上涨的主要经济手段,这种现象与理论不符。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汇率变动对于物价水平不完全传递原因的总结归纳,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状态,总结了汇率变动对于物价水平不完全传递的基本原因并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我们应该适时适量地增强汇率弹性,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政策调节物价水平的有效性;另外,我们应采取鼓励进口等措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物价的控制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上仍以政策经济为主,政府只有全面地利用各种政策,做到及时得进行调节,才能保证各个政策相互促进地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3,49(2):65-8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speculative pressur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overvaluation, banking-sector fragility, and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urkey. An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bounds-testing procedure and Granger causality within vector error-correction models (VECM) are applied to the period after the liberalization of capital flows (August 1989-August 2006). The results of the ARDL bounds test support the theory that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is in a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 with the three hypothesized variables over the sample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ults of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Granger causality running from the three variables to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The findings further suggest that a feedback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banking-sector fragility and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一个成本加成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1995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进口价格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若升值1%,短期内进口价格下降约0.26个百分点,长期下降0.25—0.29个百分点。利用滚动回归方法发现1995至2007年期间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检验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一定程度上内生于国内通货膨胀环境,同时也可能和进口产品结构的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