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转制,即对国有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而有效回避了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弊端.但是,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交易价格的确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对国有资产评估结果不科学,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我国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行业标准、操作规范以及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因素,从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之在国企转制过程中保值、增值,进而使我国的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黄宪 《金融研究》1993,(1):50-52
组建一个新的股份企业或许不难,但要把国有企业转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却问题不少,一些理论上很明确的事,实际操作时便意见纷纷,极难统一。因为实行转制的企业不能不考虑历史形成的矛盾积累,而规范化股份制的要求又与兼顾各方利益的过渡性措施经常相互碰撞,这些都增加了国有企业实施转制的难度。本文是笔者在参与武汉市几家国有企业转制咨询过程中,就转制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问题所进行的思考。 (一)经评估后国有资产升值的处理问题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必须经过资产评估,将国有资产折为国家股。显然,评估的实际结果对公司股权各方影响不一样,低估国有资产,使每股实际价值含量增加,国家股权利益将受损;高估国有资产,使每股实际价值含量降低,其他股东利益将受损。因此,对评估方法和评估机构都要求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管理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一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督不力、使用效率不高、流失的情况等等。面临这些问题应建立国有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4.
赵颖东  陈森岳 《会计师》2013,(12):46-47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资产,对我国国民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搞活国有资产的经营,有效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资产评估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基础上,从资产评估角度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供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在评估某项资产价值的时候,预期未来的收益和实际成交价存在差异,就会出现资产的流失。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与企业的清产核资、产权交易、企业管理、资产评估、债权清理等息息相关。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的原因,找出相应的避免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失、资产投资筹资过程中的流失、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破产过程中的流失。会计监督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构筑了一道防护网。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上海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在所属国有中小型企业中有选择地对部分企业实施了转制.转制作为国有企业退出的渠道之一,使企业彻底走向市场,搞好了,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活了,职工富了,上级公司能集中精力搞发展了;而一旦出现偏差,将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转制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性更强的值得分析、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发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一些部门、单位时有发生,涿鹿县根据省、市、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资产流失的途径、条件等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摸索出一条资产流失查处的有效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我国评估行业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评估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资产评估法得以正式启动。这对促进我国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资产评估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资产评估应运而生。近20年来,资产评估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服务领域已经直接涉…  相似文献   

10.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实现资产评估从单纯服务于政府到服务全社会的转变评估行业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单一国有制到多种所有制转变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制、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再也不能仅仅盯着政府和有关部门派业务、给饭吃,  相似文献   

11.
穆昱 《财会学习》2016,(13):221-221
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财富,也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制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的现象,加强内部控制,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十分必要。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完善策略,希望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丽莉 《金卡工程》2010,14(4):190-190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在监事成员选任,激励机制,法律责任约束等方面存在缺陷,使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上海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在所属国有中小型企业中有选择地对部分企业实施了转制.转制作为国有企业退出的渠道之一,使企业彻底走向市场,搞好了,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活了,职工富了,上级公司能集中精力搞发展了;而一旦出现偏差,将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转制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性更强的值得分析、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  相似文献   

14.
加强国有资产审计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度石一、国有资产流失惊人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估计,我国每年国有资产流失千亿元以上,从1978年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年平均以18%的幅度递增。1.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改制中,对国有资产评估过低,不按规定作价,不...  相似文献   

15.
谁来保护国有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龙 《中国金融》2004,(19):62-62
最近,不少媒体接二连三地披露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流失案例。例如,河南长葛市发电厂的内部人在改制中实行暗箱操作,以1500万元买下价值1.5亿元的国有资产;上海一国有企业的内部人通过虚报坏账、职工人数、亏损等方式把价值千万元的国有资产窃为已有。最近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成平公开指责格林柯尔集团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用“七种手段”席卷国家财富的新闻,引起了人们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6.
王华 《广东财政》2001,(7):15-16
无需忌言,国有企业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出现了许多问题,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就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因而各方人士都在积极探索加强国有企业的监控,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良方。财务总监委派制是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而产生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规范国有企业转制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等方面采取了加强管理的措施。但是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杨龙 《财政监督》2005,(10):33-34
这主要体现在资产评估环节和资产处置环节。资产评估应由所有者进行,资产处置应公开。但在当前有些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评估仍由企业进行,存在资产自买自卖、勾结相关利益人操纵改制过程的现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不规范操作的形式主要有:有意压低国有资产价值,低价出售国有资产;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革把优质的国有资产剥离出来,而把劣质资产和冗员、债务、亏损业务等留在母公司;通过财务操纵,在改制前增大账面亏损,压低国有权益,使职工或其他利益体以极低的成本取得股权,改制后集中体现利润,由改制后所有股东共同享有,新入股的股东因侵占国有权益而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暗箱操作、低估、漏估国有资产(无形资产是最容易出现漏估的项目,尤其值得关注)等等,这些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有资产存在低效运营、低价转让、虚假评估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笔者针对当前国有资产新旧核算差异,就如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及时揭示、纠正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通过分析、查找其中的原因,提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出现在经营管理、投资筹资、企业改制、企业破产等多个过程中,其中有很多都是由于财务管理的漏洞和会计监督的缺失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