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一体两翼三层"的结构."一体"是以城市、省、国家三级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主体;"两翼"指在城乡社区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直接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这两者是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要补充;"三层"是担保体系中,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对象;而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后者再以社区互助担保局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抵押担保难问题始终制约着其进一步快速发展.1999年以来,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一些地级市陆续成立了信用担保机构,这些信用担保公司主要以各地中小企业为基本服务对象,通过其信用担保活动,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广西成立信用担保机构历史短,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但随着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及<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逐步实施,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并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可担保资金的低效使用与市场对贷款担保服务的巨大需求间的矛盾催生了"担保换期权"业务的创新.该种业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与担保公司间"一旱一涝"的问题.本文在介绍"担保换期权"业务的运作模式基础上,详细分析该业务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优先发展中小企业,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之策.而建立发达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则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文以广西百色地区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融资难"近年来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究其原因,尽管有其自身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信用担保是罪魁祸首.国外的中小企业,在其融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仰仗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而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担保链,即多家企业通过互相担保或连环担保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特殊利益体。担保链在经济上升时期,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带来的融资难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经济下行期,其因代偿风险集中爆发而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导致一批批的企业牵涉其中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并由此影响到一些地区的金融秩序的安全,以及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的破解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运用价值,对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宁德银行业的实践,分析、总结了破解担保链风险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如政府出资比例过高、监管部门不明确、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相关配套法律缺乏等问题。要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必须强化政府调控职能,加强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完善担保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虹 《金融论坛》2007,12(9):59-63
融资融券在我国并非一种崭新的业务类型.在2006年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之前我国已经存在着融资融券交易.此前的证券信用交易大部分是以银行间债券为质押获取资金.该管理办法在融资融券担保问题上没有采用质押等典型性担保方式,而是规定了"让与担保"的方式来保障券商的结算交收风险.但是,由于证券让与担保实际上是一种流质契约,并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从而与现有的民商事基本法律规则以及基本法理存在明显冲突,因此面临着合法性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蔚 《上海金融》2001,(9):48-49
目前,经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则分别占60%和40%左右,为社会提供75%以上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出口额中,占约有60%左右来自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承担了向中小企业提供绝大部分资金的职能。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竞争能力不强,市场适应能力脆弱等特点,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放贷审查中十分慎重,而能否提供有说服力的担保方式则成为烛否能够顺利融资的关键。因此,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身的担保方式,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有效的担保。除了传统的两证抵押、其他企业保证等提倡方式外,我国中小企业可考虑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担保。  相似文献   

10.
刘捷 《山西财税》2012,(7):26-27
发展信用担保是解决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的价值源于为信用不足的企业提供增信服务,而信用不足正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因而,信用担保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尤为重要。一、山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转的状况山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目前主要是以直接信用担保业务为主,尝试开展了相关非融资性信用担保业务,"以省级担保机构为龙头,以市级担保机构为骨干,以县级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尚未出现的原因 ,论述了建立金融期货市场所依托的环境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 ,提出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制度的制定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观点。文章认为金融期货交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应逐步建立市场 ,并且政府对其监管的力度应大于金融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多元化医疗服务竞争机制的形成需要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在我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下,民营医疗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却存在逐利性和市场退出制度缺失等问题.引发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负外部性、供给诱导需求、医疗公共产品短缺等市场失灵现象.基于此,为确保医疗事业发展和医疗安全,政府应以从严规制与从宽规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适度干预,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明确其市场准入条件和准入范围,建立市场退出制度,以促进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快速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诚信的本质是一种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趋利性将导致非诚信行为产生,而市场运行的平等性又会促进诚信机制的完善。我国当前经济领域存在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状况,其成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缺位、信用管理制度和法律不健全、失信惩罚力度小等。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博弈规则,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强化法制建设等路径构建起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适时修改《预算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我国现行《预算法》中的一些规定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同时 ,现行《预算法》中的一些空白也使得有关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缺少法律依据 ,因此 ,为使政府预算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应适时修改和补充我国现行《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实施已逾二十载,反垄断执法、司法制度日渐成熟。大陆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亦在逐步的向前发展。立足于两岸反垄断法实施现实,选取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和解制度、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两岸典型的反垄断实施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大陆反垄断法的合理实施及具体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融资担保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期发生的一些风险事件令行业整体形象和商誉受到了极大损害。文章通过对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的再认识,指出未来融资担保体系的发展,并非只有“扶大限小”的单项选择。通过市场匹配机制自行筛选,让中小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回归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始功能,才是最终目的。这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以对待,用更符合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税收作为国家根据法律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大特性和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监督等三大职能。针对目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预征税款、无偿出借财政资金给应税单位缴税等通过税收空转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政绩考核标准、税收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并从完善政府考核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工会法治化”,包括工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工会法律角色的合理设定,能够促进工会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中切实履行其维权职能。无论是工会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转变,还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新方针,得以经由“法治化”的工会制度实现:并且工会制度适应国内外劳工法律环境也需“法治化”发展。所以,“工会法治化”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担保行业的监管体系急需完善,通过分析国外担保行业监管体系的四个特点,再结合我国监管体系中监管主体、监管法律建设、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几个方面的现状,认为我国应该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划分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进行相应监管;实行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健全市场监管;加强担保行业协会建设,发挥担保协会职能,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Ultimate Ownership, Income Management, and Legal and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role of both legal and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in limiting the income management induced by the detachment of control rights from the cash flow rights of ultimate owners. The tests use a unique, comprehensive data set for firm‐level control and ownership structures from 9 East Asian and 13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Univariate regressions show that income management that is induced by the wedge between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is significantly limited in countries with high statutory protection of minority rights (proxied by legal tradition, minority rights protec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or disclosure standards) and effective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proxied by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etition laws, diffusion of the press, and tax compliance). Furthermore,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ommon law tradition and an efficient judicial system subsume the effects of the other legal institutions, and that a high rate of tax compliance subsumes the effects of the other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in curbing insider income management. It is surprising that a high rate of tax compliance ultimately has a greater effect than legal tradi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lthough this finding is unexpected, given prior evidence on the dominant roles of legal institutions in macroeconomic issues and corporate policies,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nt argument that effective tax enforcement is like a public good in that it can reduce insiders' private control benefits. An implication of this finding is that closer attention to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s needed to limit insider private control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