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吉利  张正勇  毛洪涛 《会计研究》2013,(1):50-56,96
本文从文献和实务中综合提炼出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转化为具体明确、可评估的质量特征项目,并基于对信息使用者的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同时确定各质量特征项目的权重,从而构建了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较之下,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更强调其相关性、可理解性、平衡性和完整性,对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不强求可比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提供了一个操作性框架,基于该框架的评估结果可用于企业社会责任评级、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评级,以及支撑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同时本文对指导和促成高质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均以年报为样本,本文首次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1226份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通过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来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创造产品竞争优势,以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经济动机。消费者口碑敏感型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比其他公司平均高出11.6%。但是,本文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再融资动机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经验证据。本文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基于公司经济动机视角完善相关法规、提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献和实务中综合提炼出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转化为具体明确、可评估的质量特征项目,并基于对信息使用者的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同时确定各质量特征项目的权重,从而构建了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较之下,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更强调其相关性、可理解性、平衡性和完整性,对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不强求可比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提供了一个操作性框架,基于该框架的评估结果可用于企业社会责任评级、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评级,以及支撑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同时本文对指导和促成高质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不能完全通过股票交易价值反映出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关注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观念不强,企业对社会责任考虑较少,经济利益最大化仍是其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转变投资者观念,以此改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二者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作为企业提高自身价值,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破口,其真正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广泛认识和发挥,相关部门应加以引导和鼓励。  相似文献   

6.
沈洪涛 《会计研究》2007,31(3):9-16
本文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选取了1999年到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行业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年报进行内容分析,构建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实证检验发现:(1)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2)公司财务杠杆和再融资需求不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3)包括上市地点和披露期间在内的披露环境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文章还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和监管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为了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现状,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来搜集数据,对样本公司的选取采用如下办法:截至到2009年9月30日之前,本文随机选择公布了年度报告的250家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分类标准,对行业进行分类,再按照各个行业的比重,采用SPS13.5分析搜集了以下数据,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8.
文琪 《会计师》2012,(19):8-1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对环境的破坏现象也相当严重,近几年的海港漏油事件、水库渔业污染事故、铅污染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问题。本文对区域性(贵州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由于特殊的行业属性,采掘类企业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方面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以采掘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责任公开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和质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采掘类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进一步的规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南京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金融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国内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文对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已发布的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框架、内容和措施的对比,以及报告所披露获奖情况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框架性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观及信息披露监管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就我国如何看待和借鉴西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用户需求观与投资者保护观进行探讨 ,认为准则制订机构和市场监管机构树立投资者保护观 ,对规范我国市场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并就信息披露监管如何体现投资者保护观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We employ computer-based textual analysis to examine disclosure patterns for a sample of U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reports from the period 2002–2016. Starting from 466 features commonly used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guistics or disclosure patterns in CSR reports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ctual CSR performance type of CSR reporter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the two most commonly used disclosure characteristics, number of words and number of sentences, alon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reporting firms’ CSR performance type with 81% accuracy.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increases to 96% when the top 50 linguistics features most relevant to firms’ CSR performance are included in the prediction model.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SR disclosure identified by our study are incrementally value relevant to investor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actual CSR performance score from the professional CSR rating agencie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SR disclosure can be an important venue for capital market participants in evaluating firms’ CSR performance type, especially when professional CSR performance ratings are no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11~20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4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下,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多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促进公司财务业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直接促进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高公司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年报的可理解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蔓莉 《会计研究》2004,11(12):23-28
针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写作形式存在专业化程度强、理解难度大的问题 ,本文通过学生实验 ,初步测试和评价了公司年报对于投资者的可理解性水平 ,并对提高年报可理解性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近三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汇总归纳,对年报中普遍予以关注的几个问题及2004年年报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介绍,提供一个分析上市公司年报的思路。上市公司年报业务分布的特点及思考1.年报业务量分布在规定的上市公司年报公告期内,2002年至2004年近三年全国出具的上市公司年报数分别为1236份、1285份、1371份。其中,北京地区出具的报告数分别为319份、347份、386份,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5.81%、26.42%、28.15%,即近三年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业务量占到全国近三成的份额。从近三年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个地区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 ,探讨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双高”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差异。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以及对股票投资者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得出恰当评价“双高”企业和传统企业的不尽相同的两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再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实证性分析 ,验证了两类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本文研究表明 :成长性指标是最能体现“双高”企业高成长特征的财务指标 ;成长性既体现在反映经营成果 (盈利能力 )的财务指标上 ,又体现在反映财务状况 (资本扩张能力 )增长的财务指标上 ;“双高”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构成和市盈率等财务比率指标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传统企业。由此可见 ,较之于传统企业 ,“双高”企业的投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其预期增长能力而非当期的静态盈利性。  相似文献   

18.
We hand‐collect SFAS 157 voluntary fair value disclosures of 18 bank holding companies. The SEC's Division of Corporate Finance likely targeted these entities in 2008 through their “Dear CFO” letters in which they requested specific, additional disclosure items. We collect disclosures that match the SEC recommendations and create eight common factor disclosure variable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uch disclosures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We find that disclosure variables about the use of broker quotes or prices from pricing services and the use of market indices and illiquidity adjustments are related to low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However, disclosure variables about valuation techniques and asset‐backed securities are related to great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We also document that disclosure complexity, and disclosure tone (uncertainty and litigious) is related to great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criticism that corporate disclosures are voluminous; management may obfuscate unfavorable information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market participants’ assessment of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fair value measures. We caveat that the setting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 small sample size may limit the ability to generalize these inferences to other time periods or other financial firm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seeks to fill the gap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how and whether disclosure of social value creation becomes a part of the legitimation strategies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particular, using Suchman's (1995) moral dimension of legitimacy theory, this study sets out whether and how disclosures by three global social organisations – Grameen Bank, Charity Water and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 conform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broader communit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an apparent disconnection between disclosure and action by social enterprises. With reference to a few incidents, social enterprises use disclosure as a part of their managerial efforts, rather than to create moral legitimacy. The notion of apparent disconnection between disclosure and real action by social enterprises is evident. The notion is consistent with extant disclosure literature capturing the motivations for the disclosure practices of corpora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when an organisation (whether it is a corporation or a social enterprise) faces a legitimacy crisis, it appears to disclose good news rather than bad news, which calls into question organisational moral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