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十年前.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改革开放让沉睡的东方巨龙觉醒.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向民族复兴与繁荣;改革开放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折甚至个案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这需要不断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改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握发展规律,以利于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改革。自然也是如此。30年的财政改革之路虽然充满了曲折,但最终走向了成功。30年的财政改革之路更是一个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的过程。因为,经济越发展,改革越深入,监督越重要。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财政改革与财政监督三十年》专栏,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财政改革和财政监督发展方向:更为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将要进行的更为壮阔的财政改革提供借鉴。 本期专栏邀请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博士生徐江琴和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博士生刘晓凤介绍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监督的情况;并邀请中国财政学会副套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第一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体富和十届全圆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两位财政擎家进行点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论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及其社会效应分析黄肖广一、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以1980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体制和1988—1993年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最具代表性。每一次改革,都适...  相似文献   

3.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行“分灶吃饭”前,新中国的财政体制随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频繁变动。在实行分灶吃饭后,财政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消除传统体制弊病的症结。1994年财政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里程碑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它使中国财政体制初步进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从此迈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而财政体制改革是这一改革的突破口,开启了引领中国体制改革的先河。我国的财政体制,根据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或称统收统支体制。其特点是:财权和财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对地方基本上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地方财权很小,机动财力很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财政体制改革之前,这段期间,尽管多次进行体制调整.集权分权的程度也有过变化,但就总体来看,基本上属于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类型的财政体制。第二种是包干体制.即“分灶吃饭”体制。其特点是: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分级包干,自求平衡。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有较大的财权,地方财力大大增强。但它还不同于分税分级财政体制。1980-1984年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实行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和1988-1993年实行的“改进包干办法”.都属于这种体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以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经历了各项改革举步维艰的坎坷曲折。在改革的三十年中,财政各项改革始终担当着排头兵和主力军的角色。中国的财政改革就是一座丰富的转轨经济财政改革的实践库。改革到今天.我国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前,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采的编年史上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财政监督人克服速茫,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大胆实践,逐步摸索并总结出了与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监督工作道路,日益巩固并壮大了财政监督事业。这些探索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财政监督内涵,更为今后财政监督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本刊专访了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耿虹,盘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财政监督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探寻财政监督工作规律,以期为今后的财政监督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宏观货币调控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厂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制初步形成,整体金融实力不断增强,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全面总结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对理清改革思路,保持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刊编辑部与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推出了“金融改革开放30年”,从宏观货币调控、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历程出发,总结了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专题纪念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三十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财政国库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基本建立起比较规范完整的管理体系,国库已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管理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随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涵盖了国库集中收付、国库现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债管理、政府会计核算管理以及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等预算执行管理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财政监督工作不懈探索,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大胆实践,致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公共财政需要的财政监督工作之路,有效地服务于财政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纵观我国的财政史,在三十年的改革浪潮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家与企业之间通过税收明确了分配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了初步的分税财政体制:政府与市场之间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尚有许多不完善、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6日,财政部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发表讲话,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系统总结了30年来财政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廖晓军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一、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座谈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精神,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就财政部门来说,“财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财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19目-2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对新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一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财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改革创新,财政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九五”时期,围绕我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深入地进行了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昆 《广东财政》2003,(12):6-8
近年来,广东省各级财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公共财政职能日益凸现,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本刊记就此专访了省财政厅刘昆厅长。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财政的支持促进下,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8至1993年间,为适应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要求,我国的财税体制进行了以“放权让利”为特色的“包干”制改革,按照“包干”具体形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各阶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及前后延递性。中国财税包干体制的运行,立足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地方”两个关系全局的基本关系,从而为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财政是庶政之母”。县级处于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枢纽和基础性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前,农业税收是我国大多数县级财政的主要税收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县乡财政出现了一定财政困难。为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中央和地方普遍开展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离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增强县乡财力,实现“保运转、保工资、保民生、促发展”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还需要不断深化。本文主要对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一些改革措施进行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史上又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阶段。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体财政干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刻领会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从而深入总结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提高对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从而深入认识财政职能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陕发展战略目标中承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