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6年1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但由于我国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工程刚刚开始,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美国个人信用评分制度进行了研究,希望借鉴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评分制度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2.
白云 《征信》2021,39(4):13-18
《民法典》的颁布带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新思考.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类型化划分,是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前提.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个人信用信息可以分为琐细信用信息和敏感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所承载的权益是多元的,在法律中表现为权益综合体.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需要建立一个包含隐私权、姓名权、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用权的权利体系,通过建立以《民法典》为核心,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延伸,以《个人征信条例》为补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一、存在问题(一)数据更新不够及时。主要表现为客户贷款实际上已归还,但信用报告中仍然存在,影响了客户的信用。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时间没有具体明确,因此,商业银行更新频率不一。相对于频繁的个人信用行为和银行受理贷款高频率查询,由于数据更新频率低,造成反映客户真实的信用状况与信用报告出具的个人信用状况不符,使得客户对个人信用报告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用概念的混淆和个人信用体系内容的不清。目前社会各界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如:把诚信等同于信用,个人资产信用和个人的道德信用厚此薄彼,尤其对个人道德信用的开发过分强调而忽视了对个人资产信用的充分挖掘。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价值的个人信用资源首先是个人的资产信用,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个人信用要素组成、指标、统计以及个人信用信息的披露上。忽视了建立明晰的个人产权制度和建立交易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具有客观、一致、高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个人信贷、信用卡、保险理赔等金融业务.本文首先对信用局评分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用局评分的4种应用方式,讨论了信用评分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屈艳芳  郭敏 《海南金融》2008,43(2):74-77
快速发展的消费信贷市场中蕴藏着由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用风险,个人信用是一般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信用对消费信贷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个人信用对消费信贷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这种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规避个人信用风险对消费信贷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依法合规建立个人客户信用评分制度。目前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信用信息采集不充分,对个人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和知情权等权利的保护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因此,国家要加快个人征信立法工作.尽早出台《个人征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渠道.内容和对外公开的范围.明确征信机构、信息提供部门、信息查询单位以及个人信息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运作程序,保证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沿着法制轨道进行。  相似文献   

8.
田志超  宣亚丽 《征信》2023,(10):82-86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征信产业迎来颠覆性变革,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障机制面临诸多挑战。厘清当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障体系现状,发现信用信息真实性隐忧、信息过度采集挖掘、监管效力不足以及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为了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障体系,基于国际经验镜鉴,提出制定信息处理技术标准,明晰信用数据采集边界,加快大数据征信专项立法,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对改善信用信息服务市场秩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人民银行、百行征信及八家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的相关思考,主要有个人征信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对市场化个人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等。  相似文献   

10.
个人征信系统自运行以来,在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商业银行在保障个人信用权益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在个人负面信用信息的认定及异议解决上缺少制度规范、异议处理超期等.因此,征信部门应在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数据质量的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以保障个人信用权...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又是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消费信贷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确立一体两翼的消费信贷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未来消费信贷的一体两翼策略。一体,就是保持个人住房贷款的主体地位,防范住房贷款的过度发展;两翼,就是要重点推动信用卡透支和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培育其作为消费贷款新的增长点。在政策导向上,主要是着力保持一体的平稳健康、重点推动两翼的快速增长:一是严格限制投资、投机性住房贷款,保持个人住房贷款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是优化信用卡使用环境,大力发展信用卡透支业务;三是加强风险防范,推动汽车消费贷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敏 《吉林金融研究》2013,(5):35-37,70
本文从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借鉴国际社会的有效做法,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者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会为消费者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同时证明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在分析中涉及到对于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大数据时代之下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可期的方向;并与美国新兴成熟互联网征信平台ZestFinance进行对比,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征信平台建立提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宋弘  张庆  陆毅 《金融研究》2023,511(1):131-149
已有丰富的文献考察了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关注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考察了信用卡使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主要发现如下:信用卡使用显著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且这一效应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并对城市、高收入、高教育程度家庭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信用卡消费信贷可能会增加人力资本不平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会增加劳动力供给来应对人力资本支出的增加。机制分析表明,信用卡使用主要通过增加家庭消费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缓解家庭预算约束三种途径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消费信贷流向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可助力于消费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我国信用卡消费金融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采用银行大样本数据做了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宏观消费水平提高,特别是境外消费增加;二是收入来源主要是循环客户;三是逾期情况可控;四是宏观风险引起高度关注。文章最后给出了控制信用卡消费金融宏观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We present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ulti-name credit that employs stochastic flocking. Flocking mechanisms have been used in a variety of models of biological, sociological and physical aggregation phenomena. As a direct application of a flocking mechanism, we introduce a credit risk model based on community flocking for a credit worthiness index.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redit worthiness indice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rates and coupling strengths from the floc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flocking model, we compute credit curves for individual names and default time distributions. We also apply the proposed model to the pricing of credit derivatives such as credit default swaps and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相似文献   

18.
Utilizing the 2013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 data,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carrying a credit card balance among US households.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this study is whether or not households with Internet access have more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incurring more credit card balance. This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es whether education, income, gender, age, race, etc., make any differences in carrying credit card debt when households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Our results with the Tobit model show that hav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carrying a positive credit card balance by 4% to 5% compared to those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This result does not apply to older Americans. Our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education de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carrying a positive credit balance for households that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while income and liquid assets may have little positive effect on that probabi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net leads to more debt, but education could alleviate that debt.  相似文献   

19.
信用卡市场利率粘性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理性的框架出发,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信用卡市场利率粘性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我国信用卡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velops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al framework for valuing credit default swaps and corporate bonds in the presence of default contagion. Modelling the values of related firms as correlated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s with exponential default barriers, analytical formulae are obtained for both credit default swap spreads and corporate bond yields. The credit dependence structure is influenced by both a longer-term correl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by the possibility of default contagion. In this way, the model is able to generate a diverse range of shapes for the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spreads using realistic values for input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