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经验显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普遍与社会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同步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已有多个地区启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仍不明晰,市场参与主体少、产品数量少、形态单一、覆盖率低等问题凸显,难以适应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我们在研究国际上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趋势和路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失能老年人数急剧攀升,构建高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十分成熟。本文通过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总结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启示。从日本的经验得出,我国应构建社会性性长期护理保险与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期同时实现广覆盖、保障性、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与保单形式多样化等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我国学术界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并重点就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筹资与给付、制度要素、实施步骤等内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最后结合学术界形成的理论共识和争议点,提出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尽快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福建省情,从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费用、护理社会保障、商业护理保险等角度,阐释福建省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从制度定位与试点、保费筹集与保障范围、护理服务形式与待遇支付、营运管理等方面,探讨构建福建省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并提出在国家层面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推出之前积极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逐渐步入了高龄化社会。近些年,伴随着人口、家庭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转变和挑战,而长期护理保险则是突破传统家庭养老和护理模式的有益选择。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全意义上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而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较早且较为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鉴和学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从中得到启示,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立该模式的具体方式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和护理费用不断攀升,长期护理保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公共护理保险和商业护理保险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共识。中国台湾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地区之一,本文考察台湾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帆 《时代金融》2013,(27):148-149
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带给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推力为出发点,结合日本长期护理制度的发展和实施效果,提出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计朝晖  王沁 《中国保险》2014,(10):56-60
在世界范围内,长期护理(LTC)通常归入健康保险分类,是针对老年人群开发的为数不多的保险产品,对老年人群的医疗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源地,在社会性质和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均有着多样化的尝试和丰富的运行经验,研究欧洲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保险科技能提高保险服务质效,优化保险发展模式,是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力量;能扩大政府、保险公司及参保人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功效,助推三者合力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但保险科技赋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区域应用程度差距大、科技适老化程度不高、保险数据共享难、数字化水平不高、传统监管模式受到冲击等问题。基于此,保险科技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融合需政府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引入“监管沙盒”模式,以及保险公司提升数字化水平、了解受众群体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15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从2016年开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轮试点开始,2020年又开启了第二轮扩大试点。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2025年超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龄群体疾病类型转变、护理需求剧增的状况,同时减轻医疗与介护保险的财政负担,自2014年起,日本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成立了社区医疗护理综合确保基金,提出要推动"地域医疗服务体系"和"社区综合护理体系"的协同发展。本文围绕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演进、主要内容、财务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日本经验,从制度分析视角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发展以及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本文以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老人护理问题的解决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世界各国解决老年护理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提出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制度模式上以强制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主要选择,同时鼓励并支持发展商业性护理保险,对于从社会保障机制和制度层面解决老年护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周延  孙瑞 《西南金融》2020,(5):54-63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保模式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渐浮出水面,并在各试点地区开始尝试实物给付型长期护理保险,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随着老年人护理需求和意愿不断增长,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扩大。但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相比,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供给相对缺失,试点实践中存在给付方式单一、法律法规缺失、筹资机制不完善、护理设施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保模式下实物给付型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可鉴思路。  相似文献   

15.
自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启动以来,部分地区以互助保险为基础架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制度框架、筹资机制、支付范围、服务提供方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基于北京市海淀区试点政策的评估表明,以自愿参保、同质群体风险分摊和收益分享为前提的互助保险机制不能兼顾保障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可负担性等多重目标。应坚持以社会保险为基础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多层次、补充性的保险产品。同时,要做好医疗、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和衔接,充分发挥护理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和保障潜力。  相似文献   

16.
周海珍 《投资研究》2012,(7):144-150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导致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老年人对专业化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长期护理状态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专业护理费用的攀升,使得长期护理风险愈加突出,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风险。因此,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我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本文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定价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长寿背景下,社会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家庭保障的理念,本文将多元寿险模型推广到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构建了健康、轻度失能、重度失能和死亡的马尔科夫四状态转移模型,并在联合个体状态转移相互独立的假设下给出了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最后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微观数据,实现了对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净保费的计算,得出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成本更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算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构建医疗保险精算模型,对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展开研究。结果发现:依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会增加财政支出,但是支出规模在可控范围内;依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会威胁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安全,因而不可持续,但是该问题可以通过改革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来解决;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应该采用“个人缴费+医疗保险基金补助+财政补助”的模式,且个人缴费最高不超过15%;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财政负担水平总体较低,财政有能力维持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对此,我国应尽快正式建立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财政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思维一直影响我国保障制度的建设,导致我国医保制度建设呈现碎片化趋势,农民工医保制度也受这一传导机制影响。鉴于碎片化医保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和单独构建农民工医保模式存在的制度缺陷,农民工医保模式的路径选择应该是纳入现有保障制度框架。当前最关键和最紧迫的问题是提高现有医保制度统筹层级、解决三大医保制度接续以及加强农民工医保制度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