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税收也开启了税收现代化的新征程。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六年来我国税收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笔者提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在税收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结合中把握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内涵;二是要在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2.
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实践过程,内嵌于中国国家转型的总体性进程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落实于法治领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深层动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逻辑;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路径。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形态,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中轴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突出特点和根本保障;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进程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必须始终处理好的一对根本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梳理农业科技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业科技的"统率"作用,应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测评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经验性地分析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发展模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新的道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民、农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这是因为农业的根本地位,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基本问题。“三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三农”通过支撑国家财政,有力地推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充分发挥财政制度优势,综合利用价格、财政补贴、税收等政策工具,助力“三农”走上现代化道路,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与国家财政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面对复杂的国际冲突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矛盾,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笔者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共同富裕提供底线公平和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五个方面,探讨新时代财政治理助力“三农”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昌喜 《投资与合作》2014,(10):271-272
伴随着我们国家加快的改革发展以后以来,城镇化的进程也是不断加速,把市政道路施工做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关键的运用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文章从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混合料配比以及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意思是在促进该项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市政道路施工,督促我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尤为突出,且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农业贷款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较小,农业现代化对乡镇企业的依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9.
书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日期:2012年10月本书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各类典型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经验,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予以了界定,总体上把握了中国特色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和农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兼论中国应对美国经济衰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美国经济进入“软着陆”调整期,美国经济衰退给中国经济调整造成了外在压力,也是一种契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会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均衡状态,长期高速增长造成极大财富增长,也出现各种不均衡。只要中国下决心调整经济的内外不均衡,就能够再一次在世界经济衰退中完成自己的结构调整。目前,中国应对美国经济衰退还只是阶段性的调整措施。只有通过扩大内需,才能正真意义上实现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性国家建构与发展的基本出路。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大学生主体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培养路径创新既要坚持民主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基本理念,也要勇于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力量。中国经济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创意产业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且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以智力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产业的独特规律,更需要创意思维。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采取进口替代、不平衡战略等措施,促进中国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了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三化”统筹下的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三化"统筹的基础。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但与发展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应用统计回归得出财政支农比重和农业贷款比重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公共投资的大小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福利思潮笼罩下的中国福利研究缺少本土文化和具体研究场域的关怀,而中国现实却让中国人的"西方福利梦想"成为一种不现实的选择,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不可能重走西方国家发展的发展道路。在市场和时尚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中国农村中传统的福利观念在逐步地萎缩,同时农民所享受的净福利也同时在减少。如此的现实刺激着我们要冲破西方、市场和消费主义话语下的社会福利定义,从而进行社会福利的再造,只要这样我们才可以找回属于自己的福利内容并满足这种需要。老年人协会在村庄内正是承担了组织化再造社会福利的功能,如此我们才看到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接受过网络教育的比例为23.1%,比例相对较低。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网络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关键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合理的设计网络各教学模块,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育子女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老有所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已同社会现实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引导农民改变养老观念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邵阳市"新农保"改革试点收益对象为调研主体,调查研究国家养老政策的改变对当地农民养老观念的影响,旨在探讨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对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也是我国实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之一。本文构建了生态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2008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生态现代化水平有快速提高的趋势,也说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初有成效。而其中,社会生态现代化较低表明,湖南仍需加大民生建设,让民众切实分享现代化的益处。最后本文在对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生态现代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