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对住房抵押贷贷款结构优化的模式出发,分析了结构优化的住房抵押贷款操作的特点,并同我国目前住房抵押贷款操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与结构优化的住房抵押贷款操作的差距,从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黄顺英 《金融经济(湖南)》2009,(12):113-115
本文应用住房单价月收入比法测算我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大小,并从正确认识住房问题类型及其特性以及产生的原因出发,探讨了与住房问题相适应的住房金融对策。提出了构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宗旨是要有助于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4.
5.
依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考察住房支付能力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住房支付能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住房支付能力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会显著增加。利用工具变量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偏误,经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健康状况、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是住房支付能力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鉴于此,政府应通过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措施,提升住房支付能力,增加居民主观福利。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住房二级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类似于一级市场的问题,即金融动力力度不够、中介行业发展不成熟;还有二级市场特有的问题,如产权权属问题、税费过高问题和手续繁杂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如:加强金融支持、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强化产权产籍管理、降低交易税费和简化交易手续等。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福利分房制度逐渐取消,居民住房需求的潜力很大。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还不太成熟,房地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造成房地产市场疲软,商品房滞销的现象,积压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解决居民的主观需求与其具有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除房地产业自身不断完善,商品房市场向合理化发展以外,银行加大对住房消费的支持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能使居民稳定的中长期支付能力通过金融媒介功能,提前进入住房消费阶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琦伟的《对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分析》一文在本期发表是本刊对国际资本市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继续。作者强调了结构性分析法是剖析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特点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并对市场结构的变动、资金流向结构的变动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工具结构的变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读者将会有新的启发。我们欢迎大家继续进行深入而赋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住房二级市场对形成住房生产一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从消费观念,政策配套,价格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北京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季雪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6):73-75
目前 ,我国各地住房二级市场发展极不平衡 ,北京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缓慢 ,远远滞后于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本文针对这个政府及京城居民都极为关心的问题 ,对制约北京住房二级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及建议 ,旨在促进北京住房二级市场的活跃 ,以发挥二级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的积极作用 ,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 ,尽快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纪楠楠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3):10-16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现阶段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住房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的主题即为“可持续城市发展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论坛”。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模式与政策选择,明确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发展走向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Charlie X. Cai David Hillier Robert Hudson Kevin Kease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8,35(3-4):563-579
Abstract: Market structure affects the informational and real frictions faced by traders in equity markets. Using bid-ask spreads, we present evi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while real fri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sts of supplying immediacy are less in order-driven systems, informational frictions resulting from increased adverse selection risk are considerably higher in these markets. Firm value, transaction size and order location are all major determinants of the trading costs borne by investors. Consistent with the stealth trading hypothesis of Barclay and Warner (1993) , we report that informational frictions are at their highest for medium size trades that go through the order book. Finally, whi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total costs of trading on order-driven systems are lower for very liquid securities, the inherent informational inefficiencies of the trading format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small to mid-size stocks that experience infrequent trading and low transaction volume. 相似文献
14.
唐震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5):20-25
融资功能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股市扩容往往被列为“利空”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扩容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股指下降,而且能从多个方面对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国A股市场指数正是在不断扩容的基础上迭创新高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并且大扩容往往是在大牛市的背景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我国银行业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中"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均不成立;作者还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银行内效应"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绩效变化的方向;但包括市场份额效应、交叉效应和进入效应在内的再配置效应也很重要,特别是行业绩效下降的时期,正的"再配置效应"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整体业绩,遏制了整体业绩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虽然强调"转方式、调结构",但主要是针对寿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并未注意到寿险业务与非寿险业务比例结构的合理性,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薄弱.本文首先从产品保障功能的角度对产品结构合理性的衡量问题进行了讨论,引入了"非寿险业务占比"指标作为衡量保险业发展健康程度的指标.通过对国际... 相似文献
17.
We use data on Nasdaq stocks to study arguments that preferencing reduces incentives to quote competitively. We examine a market maker's volume as a function of various measures of quoting aggressiveness. We find that more aggressive quoting does indeed result in more business. We also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ume and quote aggressiveness as a func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We find that in less (more) competitive markets, increased quote aggressiveness has a smaller (larger) impact on market share. We argue that preferencing arrangements could be more harmful to public investors in markets where competition is weak. 相似文献
18.
利差演进、利差层次与我国利差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从金融学视角揭示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利差和国内与国际金融市场利差三个层次,并指出利差三个层次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作者对建国以来历次利率调整进行了综合系统分析,勾画出我国利差变化的轨迹,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国人民银行对利差管理从无序逐步过渡到有序,利差体系从扭曲逐步得到矫正,在金融管制环境下实现了利率总体水平的国际化"磨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贷款利差考虑商业银行收益因素较多,兼顾国际化竞争不足;邮政储蓄转存利差在体现政策性的同时负效应越来越大;再贷款利差调整频繁和扩张太快,透视出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9.
IPO市场时机选择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沪深全部上市公司1990~2004年的IPO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市场时机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我国股市明显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并且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显著;公司的历史估值和杠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历史估值每上升一个单位,将引起账面杠杆和市值杠杆分别下降4.87和2.9个单位;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可以持续5~8年。 相似文献
20.
李劲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5):1-5
本文包括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两部分,在理论部分论述了市场价值与价值的异同,市场价值三种形式的存在条件,指出了西方对市场类型传统划分的缺陷,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在实证部分,运用市场价值理论,对8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格局的演变作了判研,最后,作者对中国市场未来作了展望,进一步提出了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