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授信资产业务操作。(1)加强贷前管理。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授信评级。为保证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全面而快捷地了解、掌握客户的信息,及时分析信息,科学得出结论,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和企业法人的信息,避免通过  相似文献   

2.
田军  陈震 《国际金融》2001,(5):46-48
新的爱信决策体制的建立,是我行授信业务管理的百年大计,是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基石,2000年四季度,根据刘明康行长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和总行关于建立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授信决策运行机制的指导意见,在我行行长室的领导下,我行组建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尽职调查小组”,对授信业务按照“四眼原则”进行尽职调查,按照“集体审议、个人决策”5的要求进行授信业务的决策审批,为推动新的授信决策机制,去年12月份召开了全辖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座谈会,贯彻新的授信决策机制,初步构建了科学的授信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景辉 《国际金融》2001,(5):39-40
在过去几年中,我行的授信决策机制经过了多次改革,96年审贷分离后,对于授信业务的审查,主要是在业务部门和下级行提供数据和情况的基础上,由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对材料的审查来分析授信业务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合法性,并遵照各类业务的审查程序,对授信业务进行逐级审批,这种审查模式对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风险管理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以及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这种视角单一的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局限性,2000年四季度,根据总行授信决策机制改革的要求,各分行都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风险管理委员会条例和尽职调查小组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尽职调查小组,将所有的授信业务都纳入“业务部门初审、风险管理部门尽职调查”的双线制衡机制,这种机制不但体现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从第二视角看问题,把尽职调查意见和业务部门初审意见放在同一平面上供专家评审,并为决策人决策提供依据,是审贷分离的进一步深化,比以往的审批模式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1.从内部抓经营机制建设。银行应立足于预防,致力控制,积极去化解经营性风险,采取全方位配套的方法加以解决。首先要建立健全新的运行机制加强内控管理。一是完善授信决策、审批与监督机制,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很抓授信决策机制,加强风险和稽核监督工作,确保授信资产安全,严肃查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是防范和控制授信业务风险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授信机制,从国家、行业等方面把握客户授信整体风险;完善授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系统,改进分析方法;完善授信决策机制,实行尽职调查、问责审批及后评价;完善信贷授权机制,结合实际灵活调整授权范围、权限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规划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达到或维持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二是对银行资产配置相应的资本以覆盖风险;三是对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进行绩效考核。我国银行应当在授信决策、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三个环节深入贯穿资本理念,建立资本约束机制。资本管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通盘考虑银行资本决策的各个环节,建立资本规划程序。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监会最近出台了《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规范了商业银行的授信工作运作机制,对授信岗位职责和风险点作了一些明确的要求。结合农行现行的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谈谈本人学习“指引”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试论构建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信是银行向法人或自然人提供贷款、担保、押汇、开立信用证或办理贴现的行为,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中,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无法按期收回本息,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作授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即由于银行的客户情况、国家政策,经营环境等效上部因素发生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二是内部风险,即由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授信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它不仅会给银行自身造成损失,而且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探索并建立包括统一授信、审贷分离、授权管理、资产保全、监督制约等为内容的,形成授信决策、授信运作、授信管理、授信制约等一套较完备的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应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三位一体”授信决策机制是中国银行授信决策机制经历了“计划管理”、“审贷分离”、“统一授信”后,在风险管理体制上进行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此重大改革是为在机制上杜绝“反程序、倒程序”操作建立起“独立尽职调查、民主风险评审、严格决策纪律”制约下的问责审批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授信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中国银行决定对全辖授信决策进行集中核批。为提高核批效率,加快授信业务电子化进程,总行风险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发了“中国银行授信决策核批系统”(以下简称“授信决策核批系统”),并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辖分批逐步启动该系统的测试和投产工作。目前该系统已正式全面投产,运行情况稳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授信决策核批系统是基于Notes平台的应用系统,它实现了客户基本信息、授信决策信息的采集以及授信决策核批等功能。该系统通过客户基本信息、授信决策信息的录入、报送及授信决策的核批,能够实现公司类客户全部授信决策信息的采集。在此基础上,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银行授信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授信业务所形成的资产构成了银行业的主要盈利资产,银行授信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手段。授信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以及授信集中可能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来源。探讨分析银行授信过程中的风险环节,以及如何预防控制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个性化授信方案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授信评价和决策形成的微观机制,进而映射到整体信贷市场的风险和效率等方面:采取的方法:一是典型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二是现状分析与趋势分析相结合;三是理论探讨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研究的结论是:通过个性化的动态授信模型筛选机制,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化的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规则,以此获得竞争性的放款机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提升风险和回报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中国银行全面推广在线授信业务审批系统日前,中国银行根据"尽职调查和集体审议、有权问责审批、后评价"三位一体的授信决策机制,组织开发了"中国银行在线授信业务审批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平行作业,就是指客户营销与客户关系维护的经营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在同一授信业务流程中,以客户为对象,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通过岗位制约与团队合作来平衡风险与回报的授信业务运作机制。其目的在于保障业务运行质量,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统一。从近两年我行的实施效果看,平行作业对科学、准确平衡风险与收益,促进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7,(8):64-64
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7月1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以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进一步改善小企业贷款政策环境。《指导意见》共三十一条,突出小企业授信不同于大中型企业授信的特点,强调小企业授信程序可简、条件可调、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利率可浮、责任可分。《指导意见》扩展了小企业授信业务、授信对象和授信主体范围,放宽了对小企业授信资产质量考核要求、授信审核条件、贷款种类、抵质押品范围、担保条件、信用评估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推行审贷分离和分级授权授信制度,强化信贷决策的体制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我国银行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信贷管理,完善信贷经营权制约机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信贷管理的需要,先后在全系统推选行了审贷分离,分级授权,统一授信制度和规范信贷决策行为的若干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起了权责对称,责任明晰,决策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新框架。  相似文献   

17.
对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以科学的授信决策机制来防范风险。一是建立完善的授信审查机制。根据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规范信贷行为,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授信审批体制,积极发挥集体审议、专家尽职调查作用,增加决策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一)完善会计监控机制,规范岗位操作行为 1.按照农发行的业务运作程序,建立相应的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和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现场、非现场监督、检查,提高经营过程中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集团授信业务能带来增量收益,也隐含着一系列特殊资产损失风险发生的可能。从银行的经营原则来讲,发展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保持授信一定的集中度并无不妥,关键是权衡收益与风险,控制授信额度,加强和规范客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金明  程华南 《金融纵横》2005,(12):29-31
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目前.除部分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外,省内各家商业银行都使用其总行统一开发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把内部评级结果作为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人和退出管理、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对外部评级结果基本不用,主动委托外部评级机构对其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则更为鲜见。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满的临近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