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韩缨 《浙江金融》2005,(4):50-52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或核心.良好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金融加大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重要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加强信用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金融诚信体系,已成为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客观要求.健全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企业和广大公民通力合作,需要制度建设、观念更新、道德教育、法律保障多管齐下,各方面和多措施齐抓共管,扎实培育,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而且是信用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助于建立社会诚信,同时作为征信工作重要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也需要借助于征信系统来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旨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探讨当前个人征信系统的现状、问题、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优化信用环境,创建金融诚信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社会金融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打造一个"诚实为本、注重操守"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来推动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可以说,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本文试以基层商业银行面临的诚信问题为切入点,多视角深入剖析金融诚信阻梗的现状及成因,探索出以银行为轴心,多元联动,再造诚信良性循环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途径,促进经济金融步入良性互动轨道。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金融机构的信用是主体,是连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加强金融诚信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探索打造金融诚信体系、构建诚信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国家的金融环境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商业道德恶化、信用体系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特别在金融领域,失信行为的大量出现,已经危及金融安全运行。因此,强化金融安全意识,加强金融诚信工程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王瑛 《浙江金融》2007,(4):52-52,10
减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金融机构的信用是主体,是连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加强金融诚信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探索打造金融诚信体系、构建诚信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包含两层重要内涵:一是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二是信用活动渗透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比较注重后者,而对前者相对比较淡漠.所以在人们刚刚迈入21世纪的新时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公司丑闻暴露不断,而其实质和本源却是会计造假丑闻.由此,会计诚信作为信用特别是金融诚信的基础,其话题越来越沉重和紧迫.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诚信成为交易的重要基础.市场的运行需要诚信来不断规范,但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会计诚信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制约,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对于提高会计诚信不仅需要加强职工自身的道德修养,更主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以更好的提高会计诚信.本文将对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内部控制来更好的提高会计诚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体制的转变与市场经济的变化,会计的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社会对会计诚信看得越来越重,这是一个如何去建立一个会计诚信的市场体制,然后如何去巩固与如何去深入的问题。会计的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准则,是每个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做人的基本信条,也是每个公民所要具备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及信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如何以点带面推动大学生群体提升诚信道德及金融素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人民银行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多方位构建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联动机制,全面推广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注重信用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监测体系是探索开展高校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市场制度与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是诚信,而市场制度又会对诚信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抑制诚信缺失,除了需要市场经济自身不断的完善,还必须使用非市场的力量,并且采用灵活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以维持必要的社会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是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最近我们对西安市金融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增强公众诚实守信意识.加强对公民的信用道德教育.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开展声势浩大的“树诚信市风,建经济强市”活动,大讲诚实守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每个人都懂得诚实守信在建设经济强市中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打造一个“诚实为本、注重操守”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来推动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孙炜 《西南金融》2010,(9):61-6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我国诚信文化缺失的基本语境。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基于儒家思想的传统诚信意识和价值规范已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被社会边缘化,“见利忘信”现象频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诚信文化价值体系,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契约诚信文化、理性诚信文化和政治权力诚信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又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用活动已经无处不在,而银行作为重要涉信部门,社会信用状况的好坏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备要素.当前,社会信用秩序的混乱、信用制度的缺损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也给金融秩序带来了严重危害,阻碍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诚信山东"、"和谐山东",积极组织深化改革,改善行政执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山东的实践,使我们对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也就是实事求是,遵守自己所发出的承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金融机构以自己的信用接受存款人、投资人的货币资金,再以一定的信用方式向社会各经济部门提供货币融资及金融服务。信用始终贯穿其中,可以说:良好的信用是金融  相似文献   

20.
讲诚信、讲信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与需要。我们倡导诚信,因为诚信就意味着成功。针对诚信的重要主体——企业,如债务到期不能清偿,哪怕是一分钱,债权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靠信用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