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加快了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步伐。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李炜光 《新理财》2006,(8):15-17
今年称得上是"自主创新年".一月,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三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官员们最近也很忙,他们正在陆续制定颁布一系列的财税新政,据说,这是为了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足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创造强大的肚会生产力。而先进生产方式的灵魂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史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务院正在以设立试验区的方式,推动深化科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机构关注和参与改革,不仅有助于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且有利于加快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设立背景2021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山东济南市成立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前的春天,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和胆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著名论断,开启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重温“科学的春天”,总结三十年来财政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和繁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既是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金融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抓住机遇,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是银行业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从而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决策,这一战略的实践,将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国力,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机遇,我区农行如何充分发近自己的优势,全国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全力支持国家的战略发展计划,自觉地把“双优战略”与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主动服务和服务从于西部大开发,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深交所》2006,(2):11-13
近日,证监会前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接受《证券时报》专访,深刻阐述了资本市场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发审监管部积极组织、认真学习了正庆同志的讲话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所党委提出的“三个课题”、“四项工作”,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积极推动中小板制度创新,加快中小板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喻涛 《会计师》2011,(6):99-10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越来越受重视。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刻改变经济、社会面貌。为适应新的发展潮流,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提出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的实施,我国的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资助金额就从2006年的446251.45万元剧增至2009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添土 《深交所》2007,(3):40-4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纷纷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科技保险运行模式及其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我国推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制订了一系列的"双创"政策,旨在大力扶持和培育科技企业,抢占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抓住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2.
新政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诞生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3.
冯先灵 《中国外资》2010,(18):167-16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开封要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实现开封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李留宇 《国际融资》2012,(10):28-31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其实是个老话题,但又始终是一个新课题、新实践。科技金融的使命就是要实现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和资金这个“第一推动力”的有效结合,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科技金融的首要目标是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企业发展。它又有一个衍生目标,就是实现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经历了30个春秋,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民的生活及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从科学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导力量,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政府网7月20日消息,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见划》).《见划》提出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战略部署。在当今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创新技术正在全面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成为金融生产力的新核心,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是党和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关于进  相似文献   

19.
试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国际实践经验也证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实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正是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其中出台七项金融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本文结合有关政策要求,着重分析科技创新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研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沈小平 《金融博览》2010,(13):22-2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银行业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