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民生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方面,本文通过描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图,指出阶段性"大额刚性支出"的存在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激励制度促进政府投资,挤压居民消费。在此理论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居民消费与收入、民生支出的计量模型。本文以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深入分析了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政府增加民生保障投入能够促进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运用1978—2011年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时序数据,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通过对估计模型参数的统计准则检验和计量经济准则检验得出最终模型,从而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由此尝试提出刺激国内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消费抑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协整、模型效应和面板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抑制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发生外界冲击时消费抑制与经济增长之间传导响应的关系,考察了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各经济要素的内生性,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抑制正相关,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表明消费抑制通过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通货膨胀:外部冲击抑或货币超发——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的实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指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混合频率向量自回归模型(MF-BVAR),并对该模型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模型在允许多变量、不同频数据共存的条件下提高了模型估计的自由度,从而实现高精度预测。实证结果显示,在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关注的核心经济变量CPI、RPI和GDP等进行预测时,MF-BVAR模型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同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和MIDAS模型,预测精度都有显著改善。本文亦发现房地产投资对于模型预测能力的重要作用,从样本外预测的角度佐证了房地产部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本文也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能对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提供额外贡献。 相似文献
7.
卞思捷 《金融经济(湖南)》2011,(8)
中国经济为什么会长时间持续增长?在奇迹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本文研究了出口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中国对外贸易与出口额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建立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最后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实证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出口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后是我们的出口导向政策。 相似文献
8.
卞思捷 《金融经济(湖南)》2011,(4):87-89
中国经济为什么会长时间持续增长?在奇迹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本文研究了出口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中国对外贸易与出口额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建立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最后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实证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出口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后是我们的出口导向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中的12支股票,并运用单位根检验、自相关系数的Q检验和游程检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弱有效性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除两支股票外,其余样本均能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类似,经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仍然体现出弱有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79-2010年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阻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任何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