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作为数额犯的一种,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既未遂形态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在本罪中,数额要件应当被看作是犯罪成立的条件,并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将已销售金额和未销售金额进行一定的折算后作为成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具体数额标准,将预期性销售金额作为判断犯罪是否得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作为数额犯的一种,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既未遂形态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在本罪中,数额要件应当被看作是犯罪成立的条件,并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将已销售金额和未销售金额进行一定的折算后作为成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具体数额标准,将预期性销售金额作为判断犯罪是否得逞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中,若售出部分大于未售出部分会导致一罪中既遂、未遂并存问题出现。通过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中既遂、未遂的认定、未遂形态如何定罪和应该如何定罪处罚等问题讨论。得出对销售伪劣的假冒注册商品行为,在未遂部分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前提下,应按照法条竞合认定为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崔爱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1,(8):23-24
本文首先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新、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分期收款商品会计核算应坚持的原则,并以某公司的销售为例,对有关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罪名,但是对罪行如何认定、损失如何计算、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界限,都有必要进行厘清。实际销售的商品如果存在内外包装,二者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发挥作为完整包装上注册商标的识别区分功能,不宜简单以内外包装的累加数量作为对涉案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的认定依据。同时,刑法的相关规定也应该在相关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或解释。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进行审计分析,发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此类业务核算规定存在不足,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琳 《金融经济(湖南)》2007,(11):2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一些不法企业和商贩生产假冒商品然后出口的事件也逐渐涌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声誉和市场秩序.在欧盟新公布的"世界造假地图"中,中国更被列为盗版造假活动最猖獗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统计软件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及销售商品收入的逻辑核算关系不合理的要求,通过分析三个概念和当前统计工作的要求,确立三者正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在实践中需适用习惯国际法,罪刑法定原则甚至要求其适用的法律只能是已经属于习惯法的规则。与此同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亦极大地推动了习惯国际(刑)法的发展,其最直接的呈现在于规则层面。根据已有的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当触及习惯国际(刑)法时,它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地位进行重申,亦有可能对“地位未明”的规则进行认定,甚至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进行“重构”。这三种类型,都在事实上促进了习惯国际法的发展。当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重申、认定或可能的“重构”皆不能背离国家实践,否则,它不仅会违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原理,而且也相悖于罪刑法定原则,其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司法裁判也就失去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Persistent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s account for much of the currency carry trade profitability. “Commodity currencies” offer high interest rates on average, while countries that export finished goods tend to have low interest rates. We develop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rrency pricing where countries have an advantage in producing either basic inputs or final goods. In the model, domestic production insulates commodity‐producing countries from global productivity shocks, forcing final‐good producers to absorb them. Commodity‐currency exchange rates and risk premia increase with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and trade frictions. These predictions are strongly supported in the data.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和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带来了商机,但也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向商业银行在其实践操作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着重探讨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评估,从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入手,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特点,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获取更高收益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控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结合银行监控下的套期保值头寸,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将标准仓单作为风险退出手段的应用模式,并就如何建立起这一应用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Recent work has started to analyze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tax base under condition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levels of trade barriers in a model where firms engage in duopoly competition and governments set commodity taxes non-cooperatively.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sumption base (destination principle) dominates the production base (origin principle) when trade costs are high, but the ranking of the two tax bases is reversed for low levels of trade costs. We conclude that the case for origin-based commodity taxes becomes stronger when barriers to trade fall. 相似文献
16.
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常设机构的认定--经合组织观点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最近经合组织有关其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的修订注释中对于网址、服务器、网络服务提供商能否构成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的常设机构以及如何构成常设机构解释的评介,分析了经合组织关于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如何认定常设机构存在的立场和观点,指出了此次修订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Hans Hanpu Tung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4,50(6):51-68
Abstract:In this paper, I study the effect of political elites’ career incentives on China’s trade policy formation. I propose a theoretical dynamic view in which China’s authoritarian leaders can preempt protectionist actions of their selectorate (bureaucrats) by offering them future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authoritarian hierarchy as long as the leaders can credibly commit to these political promises. Drawing on a database of China’s sectors for 1999–2007,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pport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that whil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still matters for China’s trade policy outcomes, it is less likely for a sector with a higher promotion expectation score to get politically organized.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