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是造成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是造成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个案研究,对信贷配给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如果从信贷“有效需求”角度出发,贷款难存在结构性特点,即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而其他产业企业不存在明显的贷款难问题。这一结论对信贷配给理论给出了基本否定的验证。第二,如果从广义信贷需求出发,对于存在贷款难的工业企业,我们发现,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下,逆向选择论比道德风险论更贴近实际情况。第三,我国的贷款难存在“非价格壁垒”现象,这是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5.
6.
7.
8.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以Stiglitz和Weiss的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描述行政命令强制实施的配给政策对国有企业所造成的扭曲现象,指出判断国有企业数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社会是否以最小的经济代价生产了必需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9.
信贷配给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两种重要的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信贷配给论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之间存在若干内在关系,两者产生于相同的经济背景,具有同样的经济研究模式,“逆向选择效应”实质上是两种理论的共同基点。通过对这些内在关系的分析可得到与金融发展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的信贷配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于商业信贷活动中,这使得信贷配给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借鉴了前人理论,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缓解信贷配给问题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化信用环境,改善中小企业整体资信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我国银行业过度信贷集中问题突出,不仅降低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而且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在客观上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本文对银行信贷集中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并且提出了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鼓励银行进行贷款模式的创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加强对银行信贷集中的监控和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逆向选择与信用配给: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中美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和结构对比,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进一步通过两个模型解释资金借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银行被迫采用的信用配给制度.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存款保险制度诱发道德风险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对市场约束、银行稳定性、金融发展和解决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一国的制度和契约环境。在没有解决好信息与监管环境缺陷的条件下,仓促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后患无穷。本文对西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管窥,以期有助于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审慎设计与适时出台。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日益成为中美两国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领域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美汇率交锋的完全信息且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认为人民币汇率中美博弈属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汇率水平取决于中美双方各自耐心系数的大小。谁的耐心系数大,最终的均衡汇率就对谁有利。因此,面对美国抛出的人民币升值论调,中国除了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高金融话语权以外,还应坚持"汇率调整以我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博弈理论对中美汇率政策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美两国经济不断交融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日益严重。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升值近17%,但对美贸易顺差仍旧持续。从博弈理论视角对中美两国的汇率政策研究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单纯运用汇率工具调节两国的贸易,会形成双方谈判力量的"掠夺性"均衡;汇率与贸易政策冲突,贸易政策会将汇率政策变动产生的效应抵消;非经济因素使中美汇率博弈形成暂时均衡,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主体监管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开发外汇管理系统,完善外汇管理法规,梳理办事流程、简化手续等来规范审批事项等外汇管理软硬件以实现监管模式由行为监管转变为主体监管。但系统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和流程的规范仍无法消除或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改善外汇管理环境,在管制存在的情况下,建立外汇征信体系,改变外汇管理只罚不奖的监管方式,以增加守法长期收益的方式增加违规的机会成本,形成经济主体自觉自律的遵守规则的外汇管理生态文明才能让微观经济体从本能上消除违规冲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