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做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小上市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本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2008-2016年40家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分析后提取2个因子,得到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带回样本数据证明模型综合准确率可达81%,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我国A股市场2009年因财务原因新被ST的43家上市公司以及与其行业、资产规模相当的43家非ST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财务指标进行差异T检验选出预警指标变量,并据预警指标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财务预警的模型,得出回判的正确率是较高的。最后为了进一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从A股市场中随机抽取200家上市公司(不包括已在模型中使用的上市公司)2004-2008年连续五年的财务数据代入预警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可以看到模型的预警能力是很高的,回判率达到近87%,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6.
企业通过构建财务预警模型,能及时掌握企业的有关财务风险的信息,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对保证企业持续、健康、有效地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财务预警模型进行了规范性研究。首先,概述了财务预警的内涵和作用,并根据财务预警模型是否具有自我学习功能划分为静态预警模型和动态预警模型。其次,通过这两大类财务预警模型和各个具体模型的比较评析,发现财务预警模型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如何构建切合企业实际的财务预警模型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围绕中国期货市场的逼仓风险预警,论文选取了期货价格波动、基差波动以及持仓量波动三个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期货市场逼仓风险发生的概率值,根据该概率值可以可以将逼仓风险定义为无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四个不同的区域,最后在论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制度剖析我国在期货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国期货市场的逼仓风险预警,论文选取了期货价格波动、基差波动以及持仓量波动三个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期货市场逼仓风险发生的概率值,根据该概率值可以可以将逼仓风险定义为无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四个不同的区域,最后在论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帝]制度剖析我国在期货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特别处理\"规定以来,每年总会有一些企业由于财务状况异常被证监会予以特别处理(ST或*ST),这不仅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会给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法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以期能够帮助上市公司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的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信用衍生品交易监管现状作概述后,介评了美国7月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也于2010年11月开始信用衍生品交易试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交易者分层审慎监管、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适时修改相关监管规则以鼓励银行...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贷款方式,但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贷款风险也不断增强。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金融风险规避、金融效率提高和金融市场发展。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创新有助于货币融通、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发展安全等。而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并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4.
15.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引发涉农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以2010-2019年256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为样本,将标准化后的年均气温作为刻画气候变化程度的核心指标,评估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域地理单元的气候变化程度对其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均气温波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在4个季度中,冬季气温的波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为突出;虽然城商行与农商行、村镇银行均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由于城商行的业务在地域上和行业上更为分散,气候变化未对其信用风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了开展压力测试、实施差异化监管和创新风险缓释工具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为管理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涉农信用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集合票据、私募债等新的融资模式的出现使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生存空间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将集合债与集合票据、私募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良好的信用风险控制和成本优势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生存的保障,而加强信用风险控制与提高融资效率是未来发展的保障。本文据此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为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Logistic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相结合,在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行为状态的变化,将其加入信用评估模型中,得到优于单一运用Logistic模型的结果,据此得到的动态信用评分,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及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维稳压力是形塑中国法院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在维稳工作中,基层法院与地方党政系统形成紧密的互需关系。一方面,基层法院通过行使审判职能和延伸审判职能的方式参与地方维稳工作;另一方面,在案件审理执行以及涉诉信访工作中,基层法院也需要地方党政系统的支持。在维稳压力的影响下,基层法院的组织形态进行了调适,形成以案件属性转化、责任体系再造、组织运行重构为主要内容的运作机制。经过调适的组织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层法院应对维稳问题的能力,不过法官独立行权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缩。在基础性社会矛盾突出的转型期,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建构与运行依然会建立在对维稳压力审慎考量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信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西百色市12县(区)农村信用社307户农户贷款进行抽样调查,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贷款质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是农户贷款质量与农户家庭人口、收入水平及社会声誉等因素关系密切,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库、制定统一的农户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用衍生品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工具之一。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不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可以缓解金融脱媒问题,防止资本市场快速膨胀、扭曲银行和金融体系。然而,信用衍生品也有其另一面。美国金融危机显示信用衍生品与金融结构具有复杂的联系机制,可能冲击宏观稳定。本文提出,我国应深入剖析美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与金融结构关系,跟踪国际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探索符合国情的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