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遗产税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总体现状。我国开征遗产税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针对开征的难点,让遗产税真正发挥其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2.
遗产税和赠与税是世界上普遍征收而且直历史悠久的乘积。遗产税起源于古埃及胡夫长老当政时期,由于修建金字塔和战争,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对财产继承人课征遗产税,直接用于军事支出.美国联邦政府遗产税于1797年为筹集海军经费首次开征,1802年废止。南北战争时期又重新开征,战争结束后义被废止,1916年美国正式征收遗产税,后来又开征相关的赠与税和隔代遗产转让税,  相似文献   

3.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去世以后遗留的财产征收的税收,通常包括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征收的税收和对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征收的税收.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避免财富过度集中、调解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开征遗产税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开征遗产税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政府的财政目标,即通过征收遗产税获取一部分财政收入;二是政治目标,即通过征收遗产税达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以适当缓和社会成员贫富不均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遗产税是国家或地区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财产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个税种,在国外也被称为"死亡税"。在中国遗产税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洋政府执政时期,在北洋政府执政时期的税制改革中就曾提出了遗产税,但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此项改革并未付诸实践。在我国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十四个税种中就有遗产税。由此可见,遗产税在我国历史过程中几次都酝酿开征,但是每次都被搁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两极化情况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遗产税由于其具有调节社会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评协工作有起色,加强了执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开展了行业党建和行业文化建设,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评估准则建设有新进展,培训工作有成效,着手加强评估理论和宏观政策研究,扩大了与国际组织交流。望2010年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评估》2010,(4):18-18
本刊自1996年创办以来,不断提高刊物的专业性、理论性、思想性、新闻性,积极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和广大会员服务。我们感谢广大读者多年来对《中国资产评估》一如既往地关心与支持.欢迎读者与会员积极投稿。近期有作者反映投稿后,存在电子邮件被退回或稿件丢失的情况。对此,我们提请作者投稿时注意:  相似文献   

7.
87岁的弗雷兹·洛曼(Fritz Lohman)是纽约曼哈顿苏荷区的房地产大亨。2009年12月31日,他因病去世,留下1000万美元的遗产。为了获得遗产,继承人莱斯利得先向政府缴纳至少300万美元的遗产税。这本无可非议,但倘若洛曼是在零点后过世,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8.
李扬 《金融研究》1994,(3):65-72
美国住宅融资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李扬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好地解决了居民住宅问题的大国之一。据统计,1991年,美国2.5亿人口的人均住宅面积为59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一人一房的水平;自有住宅率66%,居世界之首;96%以上的住宅配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9...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产评估》2013,(1):40-40
为更好地学习《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传达、落实发展规划中的具体目标.辽宁省评协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副巡视员杨建人结合规划对协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与标准普尔500出现大幅度下挫,世界各地央行火速注入资金进场救市,美联储曾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这场始于2007年初的次贷危机,在3月13日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后终于浮出水面备受关注.大致估算,美国次级抵押债发行总规模在6000亿美元以上,因其年收益率比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所以受到很多投资机构的追捧,投资于次级债的金融机构也成了这场危机的直接受害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预算制度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文回顾并分析了几部重要的联邦预算法案,揭示了各法案的立法动因和作用;其次,对美国历次预算管理制度革新进行描述,重点分析各种预算管理制度的成因及其功能取向;再次,笔者将美国联邦预算立法和美国预算管理制度革新这两种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对比,找到其各自特点和制度联系;最后,总结出对中国预算制度改革有启示意义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会计报表舞弊案对我国CPA行业的教训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米歇尔·R.杨在其《会计违法与财务舞弊:一项公司治理指南》中写的:“财务报表舞弊始于压力。”只要压力存在,报表舞弊就有其滋生的土壤。随着“琼民源”、“银广厦”等舞弊案的揭露,我国公众对上市公司舞弊深恶痛绝。但是,这并非我国的独有现象,在美国这个证券监管相当完备的国家,依然存在虚报利润、虚构资产等情况。本文撷取美国几个著名报表舞弊案,希望能够对我国CPA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前车之鉴。一、从美国著名会计报表舞弊案看报表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1.截期舞弊。截期舞弊,即利用时间性差异实现利润虚增。为了抬高股价…  相似文献   

13.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约定特定行为和关系的一套规则。审计收费制度就是约定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关于审计费用的具体规则。审计收费,关系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工作的质量,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要解除审计委托人(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又依赖于被审计对象支付的审计报酬用以补偿其成本,获得一定的利润。审计费用不透明,容易发生购买审计意见等有损审计师独立性的行为。过低的审计收费会迫使审计师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进而影响审计质量,而过高的审计收费并不必然地导致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却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后,美国的基金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不论从资产规模、业务模式还是从服务水平来看,都在全球占据领先水平.研究并借鉴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对于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基金公司业务处理模式的演化经验;其次,立足于中国基金业现状,对比中美基金业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指出了中国基金产业可能的演化方向;最后,对中国基金后台业务集中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黎影 《会计师》2010,(12):18-19
<正>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下属企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奖惩,依据其工作情况及时任免,对他们的工资、福利进行统一核算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委派会计则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通过会计核算参与单位内部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周昊  汪阳 《投资与合作》2011,(12):81-81
美国税收征管的法制化、现代化及部门协作化、强有力的税务审计以及纳税服务的社会化,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制度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混合型养老金计划是国际养老金计划发展的重要趋势,现金余额计划是美国养老金混合计划中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一种私人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具有较低的养老金计划成本、资金筹措较具弹性、养老金给付享受政府担保、较好的激励机制、较强的透明度和携带性、为雇主和关键员工提供更高的福利保障、与其他计划搭配的计划组合效应等特定优势。美国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颁布实施后,该计划的年龄歧视、转换期的养老金蚀损、给付贴现则所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得以消除,使该计划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美国现金余额计划对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资产日益增加,资产评估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资产评估准确性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的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西方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资产评估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我国的资产评估在发展过程中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进展,促进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明  李莉 《中国外汇》2008,(11):22-23
毋庸置疑,美国是当今综合实力最雄厚的大国,在发展策略方面也是出众超群。二战之后,美国一度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当日本、德国在1970年代、亚洲四小龙在1980年代、东盟国家和金砖四国在1990年代逐渐崛起,并相继以成本低廉的商品席卷全球市场之时,美国的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对金融行业放松管制(Deregulation),衍生产品、证券化、结构金融等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机构投资者逐渐浮出水面并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起到的“分散风险”的正面效应及其局限性的分析,并结合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现状的比较,从资本市场建设、资产选择、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