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并完善风险资本市场已成为西方国家获取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并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多渠道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适时推出“二板市场”,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风险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以往“GDP锦标赛”考核下,政治和经济体制机制因素叠加共振造就了中国的“增长奇迹”。新时代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从“GDP锦标赛”向多元化转向,后者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遏制房价上涨。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着“经济增长”和“遏制房价上涨”的冲突任务,为避免晋升风险,一些官员可能会出现“为官不为”。基于此,本文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在对房地产倚重型经济地方政府提出稳住房价和发展经济两方面要求的同时,更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进行职责划分,并完善财税机制体制,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来源,激励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其解决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不温不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新金融》2010,(1):13-18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预期伴随着温和的通胀压力,2010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强劲、更平衡的增长,GDP增长将达10%,而CPI增长则为2.5%。文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超级周期”包括了“2007年的过热”、“2008年的输入型软着陆”以及“2009年政策引导型脱钧”三个阶段;危机过后,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反思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的“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等问题的普遍担心显然被夸大了,总体而言,中国的增长模式仍然比较健康,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面,尚着“如何抓住‘过度储蓄’的机会窗口,为国民经济创造高质量的财富”的主要挑战,应对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和其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注重精准化投入并做到长期坚持以促进三者协同发展.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对“互联网+”和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冲击,“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微弱的负面冲击,因此,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统一监管并积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其中的摩擦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6,(13):33-35
从2006年开始,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本刊记者就下一个五年中中国如何实现新一轮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吴延瑞博士。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源”和“本”,决定着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外贸需求“三驾马车”的拉动;因此,需要推动“三驾马车”协调发展,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犹如过江之鲫,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寻求国际发展。但是,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国家风险非常突出。国家风险正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成为中国政府需要随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福建金融》2003,(6):1-1
据媒体披露,目前我国货币信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到今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9.2%。金融指标在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向来是“先行”指标,所以还不能以此断定目前货币“超经济发行”。导致目前货币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即使在4月份“非典”肆虐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仍以8.9%的速度增长,特别是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期,经济增长仍需要一定货币供应量的支持,更何况其中还含有结构调整的因素,应该看作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的表现。正当我国…  相似文献   

9.
人物·观点     
《证券导刊》2012,(21):7-7
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要从依靠投资转到依靠效率 在不同的场合,年逾八旬的经济学家吴敬琏都会提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问题。他认为,增长模式的转变,从“九五”规划就正式提出,到了“十二五”期间仍然是发展的主线,究其原因是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不断加大,基于经济增长模型,本文建立模型模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对东道国GDP的影响,采用2004-2020年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以检验OFDI对东道国GDP的影响程度,得出:中国OFDI规模每增长增加1%,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就会增长约0.012%;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等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中国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陷入内外重围.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从年初提出“双防”,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再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  相似文献   

12.
徐洪才 《金融博览》2012,(14):18-19
“稳增长”是近期的一项紧迫任务。但长期看,要从根本上排除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则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步建立了一个“两头在外”、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政府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消费需求却长期严重不足。这种逢立在劳动者低工资和资源高消耗、粗放经营基础上的“世界工厂”型的经济模式,在增加就业和积累外汇储备方面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继续实行这种模式,路子将会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偏热,“三过问题”仍然突出,宏观经济再次面临由“偏快”向“过热”发展的风险,不断升息应成为货币金融调控政策的首选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三期叠加”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及承担比例呈上升态势,非系统性风险由经济上行期的正态分布演变为行业、企业间的差异化分布,导致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与规模扩张的正相关关系,表外业务发展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调整最优信贷规模、调整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方式、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发展互联网金融等途径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走出去”对中国民营企业颇具诱惑力。中国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需求增长放缓;同时,海外发达经济体投资较弱,而新兴地区则成本低,竞争少。这给民营企业带来了“走出去”的良好时机。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他认为,民营企业“走小去”要坚持共享包容性发展、平衡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用行动和事实证明我们不是逐利型的、掠夺性的新殖民主义,而是具有社会责任和共享发展的“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小企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波动的洗礼,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也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中央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政策的指引下,银行业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助推中国经济启稳回升。  相似文献   

18.
舒朝普 《中国外资》2013,(13):18-19
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国际投资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当前我们开展对外投资面对哪些机遇,有哪些风险,又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工作? “改革开放30多年带来的理念的提升和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得我们早巳习惯于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的引资国。与之相对应,面对最近10年高速增长的外投资所确立的中国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国的地位,我们多少还有些不习惯。”5月27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研讨会”上,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这样描述他眼中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经济萧条后,美国经济迎来了新的繁荣。在整个九十年代,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美国社会讨论最为广泛的话题,“新经济”鼓吹者宣称经济周期就此消失,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将一直高速增长下去,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进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6,(6):44-45
未来25年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6——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增长》显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意味着经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高速增长期。北京大学学者预测,从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来说,至少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2%以上是十分现实的。这意味着直到2030年的今后25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工资要增长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说,“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公务员的工资也好、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好,都要有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