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的是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境地.对此,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采取了相应政策和措施,从1991年开始,日本银行多次下调再贴现率和短期利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999年初,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恢复为目的.随着日本经济于2000年开始出现恢复迹象,日本银行随即宣布解除零利率政策.但是,就在解除零利率政策不久,即从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又开始下滑,各项经济指标出现恶化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于2001年2月开始实行更加宽松而灵活的货币政策(可称为新政策).本文就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日本货币政策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汲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传统货币政策中名义利率不能为零,导致无法继续下降来进行政策调节,因此零利率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失效以及带来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担心。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证明了达到零利率下限时依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国内学者"零利率陷阱"的说法在当前全球持续低利率环境中显得不合时宜。零利率确实会带来风险,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但它不是货币政策的死亡谷。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发达国家维持零利率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国央行更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零利率下限时的货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图观势     
《中国外汇管理》2012,(21):94-94
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除了零利率的稳定物价承诺外。信贷宽松政策、企业融资支持计划和资产购买计划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建伟 《海南金融》2005,40(12):8-11
持续15年的全球低通货膨胀,主要得益于各国成功的稳定化政策。低通货膨胀显示货币政策好处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根据美日等国家的低通货膨胀经验,一个国家最好不要走向零利率的边缘,采取预防性的政策防止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至关重要。此外,需要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长期的目标应该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美日国家预防低通货膨胀的经验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所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国债等在内的中长期资产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理论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导:  相似文献   

6.
作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率承诺对美国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颇受关注。本文选取美国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的月度数据,以2008年12月为分界点,采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前后利率承诺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零利率承诺缩短了金融市场对基准利率变动响应的时滞,但作用持续期明显缩短,其中股票市场和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响应尤为明显;(2)零利率承诺政策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并抑制通货紧缩;(3)零利率承诺措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大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茜月  王绪刚 《河北金融》2023,(6):31-35+44
本文构建TV P-SV-V AR模型,探究在票据“零利率”时期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对票据利率波动的时变性影响,同时构建三维脉冲响应图观察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对票据利率波动的滞后性与持续性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减缓票据利率波动,但是在票据“零利率”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减缓票据利率波动的作用失效;投资者情绪对票据利率波动的影响具备时变特性,在票据“零利率”时期,市场上的情绪性、非理性因素成为票据利率波动的助推器。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克服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日本的经验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坤 《福建金融》2007,(1):51-53
日本在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长期经济萧条中落入了“流动性陷阱”,传统的货币政策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日本政府和货币当局为此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再辅之以金融改革和其他经济改革措施。而自2002年起的持续经济景气回升,使日本于2006年7月作出结束零利率政策的决策。此次摆脱经济萧条和“流动性陷阱”似乎已成定局,但也留下令人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嵌入低利率环境的DSGE模型,研究低利率环境下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及其政策协调。一是数值模拟信贷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环境下调控有效性;二是加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后,观察其与各政策协调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效果。结论显示,低利率环境下实施积极的信贷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会触及零利率下限约束,减弱甚至产生相反的政策调控效果。然而,若在低利率环境中加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予以协调,一方面可在零利率约束情形下有效发挥稳定金融的作用,为其他宏观政策调控扩空间;另一方面可辅助其他宏观政策调控摆脱零利率约束限制,为其他宏观政策调控争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截至2008年10月,美联储连续10个月降低基准利率和贴现率。2008年12月17日,基准利率降至0~0.25%区间,标志美国进入零利率时代。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采取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ies regarding the appropriate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 in defending the domestic currency following a currency crisis do not gather around a robust answer. This study tries to emphasize the notion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policy applicable for all currency crises happened and happening in the global world. The approach of the study is presenting empirical evidence by focusing separately on the advanc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nd proving that the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 for the emerging economie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advanced economies, depending mainly on the vulnerabilities of these economies preceding and during the crisis periods. The study includes twenty four economies, in which fifteen of them are emerging and nine of them are advanced, for the crisis periods between 1986 and 2009. The main finding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tight monetary policy is effective in the advanced economies, and detrimental in the emerging economies faced financial turbulence. The monetary policy has no significance in recent crisis episodes both for advanc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dvanced economies besides having more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ing, lower country riskiness and almost no default history; mainly have second generation model weaknesses which cause the increased interest rates to be successful in stabilizing the exchange rates. For the emerging economies the third generation model weaknesses play a major role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model vulnerabilities. Thus the major policy implication follows that the policy make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economic fragilities during the crisis in implementing the monetary policy.  相似文献   

12.
杨海维  侯成琪 《金融研究》2023,511(1):57-74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估值、收入和现金流机制,追逐收益机制以及中央银行沟通和反应机制等渠道增加银行风险承担,通过风险转移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使用面板阈值模型,基于我国银行业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即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基准利率偏离泰勒规则利率的程度。当这种偏离小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当这种偏离大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本文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本文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发,探讨了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准备金需求的变化、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资本量、风险偏好以及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因此,强化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配合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国家中央银行都采取了大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尤其以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具代表性。虽然非常规货币政策复杂多变,但是通常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清晰记录。借助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梳理次贷危机后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有助于深入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通胀目标制提出挑战,通胀目标制是否已经过时成为了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文章以英国为例,揭示了危机以来通胀目标制实践所遇到的制约,阐述了对通胀目标制进行完善而不是放弃的理由,探讨了未来通胀目标制的调整方向以及中央银行会面临的相关挑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by estimating a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with monthly data from eight advanced economies over a sample spanning the period since the onse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t finds that an exogenous increase in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s at the zero lower bound leads to a temporary rise in economic activity and consumer prices. The estimated output effects turn out to b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e on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while the impact on the price level is weaker and less persistent. Individual count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no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across countries, despit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measures that were taken.  相似文献   

18.
As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cannot fall below zero, a central bank with imperfect credibility fac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in a New Keynesian model during a large recession. We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at the zero lower bound for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if credibility is imperfect. Confronting monetary policy communication of the U.S.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Swedish Riksbank with such a framework, the credibility of both institutions is shown to have been low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吴恒宇 《金融研究》2019,474(12):1-17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稳定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强化。随着具有顺周期波动特征的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规模显著增大,金融管理政策需要更加关注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问题,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政策目标的变化相应要求优化和完善政策工具箱,需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作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并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形成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支撑起“双目标”的基本框架,共同维护好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在此框架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不可或缺,须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政策效应增进效果。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利于把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维护经济稳定与促进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央行直接调节长期利率是救助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文章综合实务界和理论界观点,分析常规货币政策框架和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调节长期利率的不同机制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央行能否将长期利率调节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