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后,高送转股票的数量急剧增加。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推出10送转10及以上的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15天和公告日后15天为事件窗口,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高送转预案公布日事件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波动。结果表明:高送转股票在预案公布日之前存在显著的正超额收益率。布局高送转股票的最佳时机为预案公布日前7个交易日,风险最小,收益最大;而预案公布日之后,投资风险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2.
陈辉  顾乃康 《金融研究》2017,(4):176-190
本文研究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对股票流动性和证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与对照组公司的均值比较和基于倍差法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实施了做市转让方式的处理组公司的股票流动性更高;二是处理组公司在事件日前后存在显著为正的平均累积异常收益,而这一现象在对照组公司中不存在;三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股票流动性变化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四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股票流动性变化与做市商数量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做市商制度对股票流动性和证券价值有正面影响,我们不能因新三板市场整体换手率的波动而否定做市商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可转债转股行为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这对可转债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自2001年4月以来上市的可转债转股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转债转股在初期会使其标的股票产生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后随着转股权的执行、股价的下跌,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即可转债转股会对股权产生稀释效应。同时,在剔除指数波动率影响的情况下,实证研究表明可转债转股对股票波动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1998—2018年A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模型,基于前景理论研究账面损益对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票账面损益会显著影响特质波动率与期望收益的相关关系,特质波动率与期望收益在账面收益情况下比在账面损失下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性。并且该结果在考虑了股票价格偏差、最大日收益率和短期收益反转等因素的影响后,依然稳健。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账面损失,投资者在账面收益情况下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对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季报公布前后股票收益率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基于FFJR在1969年的文献中所提及的事件研究方法。发现每天的异常收益率在事件窗口中表现比较平稳,而每天累积的异常收益则具有明显的趋势,投资者在季报公布前后能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文章在最后指出一国应加强资本市场独立性的建设,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超前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2006年—2008年,房地产业经历了一个大涨大跌的发展周期,同时,在此期间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9次上调。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选取沪深股市房地产业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时间段内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给房地产业股价带来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进行了相关计算、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9次上调给房地产业股价带来的影响以2007年9月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的值大部分显著为正,而后一个阶段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则刚好相反,大部分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2006年—2008年,房地产业经历了一个大涨大跌的发展周期,同时,在此期间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9次上调。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选取沪深股市房地产业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时间段内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给房地产业股价带来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进行了相关计算、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9次上调给房地产业股价带来的影响以2007年9月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的值大部分显著为正,而后一个阶段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则刚好相反,大部分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分别在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和后期,构建了两阶段的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比较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期,A股市场融券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相对非融资融券股票得到明显抑制,这一抑制效应对于融券交易活跃的股票更为显著,说明融券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于抑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票送转、异常收益和管理层持股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市的股票送股、转增(以下简称"送转")往往能够带来异常收益,本文使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1999年到2010年的股票送转相关的数据,在同、异方差的假设、按照送转比例和现金红利比例划分不同子样本以及考虑到信息提前泄露而重新定义事件日的情况下,一致的发现了异常收益①的存在,而现金红利会减少送转事件带来的异常收益。本文进一步探究这种异常收益的来源,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会正向显著地影响异常收益,并且这种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存在。本文还使用了工具变量,因此克服了可能存在的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