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金融研究》2010,(1):80-80
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目前.促进低碳项目建设、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金融机构角力的新领域,全球新能源经济的快速兴起则会进一步深化全球碳金融市场。中国碳金融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开展碳金融业务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中网银行业应该不断开拓碳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目前,促进低碳项目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目前,促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碳金融市场迅速崛起。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日趋多元化,交易规模逐年成倍增长,激励中国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进行碳金融创新。中国发展碳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发展碳金融的背景和必要性,并提出构建碳金融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霖 《现代金融》2010,(6):37-38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2012年之前不需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因此,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就是CDM项目的投融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交易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7.
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配合节能减排项目调整授信结构,积极支持绿色信贷,加快环境金融创新;同时我国要尽快出台碳金融业务的扶持政策,促进相关中介组织的建设,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天慧  孙慧 《金卡工程》2010,14(5):267-267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先简述了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然后总结了国外发展碳金融实践经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外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碳金融产品发展的现状产品不断创新,市场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崛起,国外金融机构为契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推出了各类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等碳现货金融产品。特别是随着《京都议定书》对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具体规定的逐渐落实,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结构性产品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碳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全球碳市场总  相似文献   

10.
韩英彤 《中国外汇》2010,(16):28-30
“低碳经济”、“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现如今在中国已经成为热门词汇。所谓清洁发展机制(CDM),即《京都议定书》引入的3个灵活合作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低碳博弈正在各国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有关人士表示,碳金融主导权是低碳博弈的最终目标。所渭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存低碳博弈的环境下,中国该如何发展碳金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的碳信用供应国,却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本文研究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对碳金融认识不足、交易风险复杂、交易市场发展落后等几大瓶颈,提出我国可通过提升资源意识并制定碳金融战略规划、控制防范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碳金融市场等手段来发展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碳金融提出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引发了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日趋多元化,交易规模逐年成倍增长。在低碳浪潮下,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通过金融手段来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与气候、资源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冲突,其主要途径是依托碳交易市场,通过摄化减排受益等方式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采用低碳的理念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14.
郇志坚  李青 《新疆金融》2010,(8):102-122
<正>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碳金融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短期来看,碳  相似文献   

15.
《京都议定书》出台后,各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碳金融中,并通过碳金融产品创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资源供应国,有着极大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格局出现巨大变动,而碳金融的产生,以其高增长性及巨大的增长潜力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本文从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未来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碳金融是各国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碳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碳金融市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形成一个交易规模日趋壮大的国际碳金融市场,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博弈的新焦点。本文介绍了碳金融市场的起源,总结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分析了2005-2010年国际碳交易发展趋势,指出我国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金融”源起《京都议定书》。作为国内绿色信贷先行者,兴业银行把握先机,在创新“碳金融”中履行银行社会责任,为深圳相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碳减排能效贷款,这是国内首笔以核讧减排量交易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节能减排贷款。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项目的风险识别、产品设计与责任营销的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寓义于利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碳金融:不仅仅是机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鹰 《金融博览》2008,(8):21-22
碳金融已经逐渐闯进我们的生活,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要了解碳金融,还得从气候变化说起。1997年12月,一纸《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制排放义务。《京都议定书》在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还设计了灵活的履行机制。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最大碳权供应方的中国,碳汇基金是一项新颖而诱人的融资方式,更是一个刚刚开启的“金矿”。然而《京都议定书》只是约定2012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此后有无约束尚不确定。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发展商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碳汇基金,从而拓宽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分得尽可能多的“蛋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金融     
文江 《财会学习》2011,(1):81-F0003
碳金融是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