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金融监管研究》2014,(3)
利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信号,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对经济主体利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经济主体在"存、贷利率管制"情形下福利状况后,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层面的大样本数据,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能更好地平滑融资成本冲击,实现福利增进。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在利率市场化后,受益于居民消费的跨期平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真实利率进而有效地调控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在居民、企业、中央银行三部门同时实现福利效用最大化的约束前提下,利率市场化能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消除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价格之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以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与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利率间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未来应着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形成高质量的市场化利率信号,建立长短期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为什么选择现有的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波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存续期缺口管理和VAR模型管理是通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与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利率间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未来应着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形成高质量的市场化利率信号,建立长短期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海威 《金融经济(湖南)》2010,(5):112-113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利率的变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也随之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资产、负债的市值因利率变动而变动,并波及清偿能力,进而引发流动性问题.因此,加强利率风险监控,已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VAR模型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利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研究了利率调整对存贷款增加额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利率调整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效应。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对住房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9.
理论上看,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必将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引致宏观经济变动。通过构建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和中央银行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利率管制、部分市场化、完全市场化三种情形下模拟货币需求冲击、技术冲击、贷款冲击、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冲击和利率冲击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冲击和贷款冲击对经济产生正向影响,前者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增大,后者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我国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变动以平滑宏观经济波动,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价格不仅仅受其内在价值的影响,还和宏观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就宏观经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指数的短期波动受通货膨胀率、利率、储蓄的短期变化的影响;但是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与实体经济发展也存在背离,工业增加值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甘肃省金融相关率FIR、金融效率FE和产业结构优化率ISR、产业结构升级率ISU之间的关系作实证研究,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观测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动态影响及效果。结果表明:金融深化的提升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金融效率的提高只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都是以金融市场化为目标的.而利率作为衡量投资行为的价格成本,影响着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核心环节.通过分析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发展趋势以及改革模式,找出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问题.着重研究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金融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诱导机理,进而完善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并为维护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安全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探讨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构筑严密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效地进行利率风险控制,以适应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成为商业银行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是否出现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否引发金融泡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剖析了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主要机理,同时从金融泡沫的角度出发,通过条件假设,简化推导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借贷市场失衡的房地产泡沫率临界值,进而以现实泡沫率与泡沫率临界值的比较分析,判定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可能性,并针对其中最具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产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利率是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指标。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和统计软件Eviews5.0,利用1998年7月到2008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对我国利率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利率与房地产市场之间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房地产对这种影响的反映不太敏感且比较滞后,同时,利率的变化几乎不受房地产市场变动的影响,两者互动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同时,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措施多管齐下治理房地产市场,以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系,市场化利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管制利率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这种抑制有所减弱。同时,在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制下,整个利率体系是割裂的、扭曲的,市场利率信号不能在金融体系中有效传导,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实体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最重要的子市场之一,市场化的同业拆借利率能及时灵敏地反映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是市场上其他利率波动的重要参照与金融资产定价的重要基础。本文收集了1998-2003年、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再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价格调控 越来越重要。完善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提升价格 调控效率的关键,也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要内容。本文沿着央 行利率调控、利率传导路径,从中央银行调控工具与政策利率,到中介主体金融机构与金融市 场以及中间目标市场利率,再到最终目标实体经济以及微观主体企业与居民,全面地、详细地 梳理分析利率传导各个环节存在问题,并相应地借鉴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利率调控与利率 传导机制的经验,最后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