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自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3%,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庞大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趋势,关注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分析目前存在的漏洞,探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以及构建构建友好型老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根据日本《2008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统计,195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5%,而1970年已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到1994年这个比例已超过14%,进入了"老龄社会"。2015年时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竟超过26.7%,也就是意味着日本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迈入真正的老龄社会。另一方面,老龄化的背后,还有急速进行的少子化。日本"合计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社会与商业银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6岁以上老人占7%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数字将达到4.4亿,到那时候,老年人口将占我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来,中国人保财险江苏盐城市分公司(以下简称"盐城人保财险")在医疗责任险业务拓展中本着积极稳妥的发展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协调各方关系,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05万元提升到2009年900多万元,市场份额占90%。同时,业务质态逐年好转,精算赔付率从2007年86.3%下降到2009年的51.77%,改变了市场上医疗责任险是不可控高风险业务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夏洪 《中国保险》2012,(9):17-19
居家养老仍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缺乏,供需矛盾突出。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千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8,00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已经超过20,97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4.9%,较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平均比例高出9.8%。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当前,我国的老年人存在着有资产无现金的现象,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以解决“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的问题。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的发展,需要政府、银行、保险、工商、法律、评估、房地产经营者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动老年人住宅反向抵押贷款,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提升消费能力,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从而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缓解我国老龄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1,(5):48-49
去年内需占总需求比重达97.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已提高到43%。同时,2010年,内需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提高到97.4%。提高了2.9个百分点。净出口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由5.5%下降到2.6%,降低了2.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60年起,经合组织(以下简称OECD)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和比重始终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上升,失能比重也不断攀升,多数国家都在长期护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费用。2006年,OECD成员国在长期护理方面的投入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重为9%,占GDP比重平均在1%。在瑞士,长期护理费用占GDP比重甚至达到了2.3%。OECD预测,到2050年,  相似文献   

9.
老龄之考     
《中国社会保障》2023,(2):24-25
<正>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的中国曾掀起一波“婴儿潮”。这一期间,人口增长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期,1963年的出生率一度达到最高值43.6‰。晨夕更替,冬去春来,60年前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变成黄发骀背的老年人。2023年的中国将迎来一波“退休潮”。2022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有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据统计,在全世界的国家中,总人口超过2.5亿人的国家目前只有4个。  相似文献   

10.
有备而老     
中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约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但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影响着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老年人没病、有钱,会讲故事;青年人乐观、勤奋,劳产率高,老龄社会就是有生机的,而这需要国家按照老龄社会的时间表,实施有备而老计划。在进入老龄社会阶段要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这既带来冲击,也蕴藏机遇.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占全国人口的14.2%.世界银行预计,202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2035年将突破20%,即,每5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来几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迎来新的高峰,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增加到现在的77.3岁,自然而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不能把老龄化看成"洪水野兽".积极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老龄化的快速推进,不仅使得老年群体的人数迅速增加,也使得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同步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比2018年又增长了0.2%,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也已突破4000万。并且,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53.9%。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一)我国养老服务PPP项目发展的历史机遇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8亿,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时代。据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测算,我国失能老年人数将增长至4200万,这对我国老年人照看和失能老人护理等服务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中韩老龄化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缺乏人力资源驱动,老龄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比较分析中韩及韩日老龄产业现状可知:中韩老年住—养—医设施与服务、老年用品、老年休闲文化、老龄金融产业等存在较大差别;中国老龄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韩国老龄亲和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但仍落后于日本。中国应加强与韩国老龄亲和产业的合作,还应借鉴韩国的经验及落后于日本的教训: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与增强个人养老意识,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逐步提高老龄产业认知度、优化老龄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蒋平 《金融博览》2005,(5):32-32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34亿,到2030年,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将达到25%。2005年,上海老年人口将占其总人口的20%,到2020年,该比例将上升至3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快速高龄化是新时代中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2014年的数据,通过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考察了高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病残趋势、健康不平等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与服务在改善老龄健康上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高龄老人长期"带残生存"的问题不容忽视,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受损对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突出;女性、农村及低收入等弱势群体更容易陷入长期多维健康贫困;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的发生风险。鉴于此,政府应在提升医疗及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均等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社区长期照料服务和老年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占总人口的12.6%,已经远超国际公认7%的老龄化社会门槛标准。我国老龄人口占比提高速度很快,2000年至2018年,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提高了4.94个百分点,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经过近30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目前的老龄化形势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公布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828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属于“未富先老”国家,因此社会养老以及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资料表明,203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达3.57亿。按国际惯例,当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时,就表明这一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社会。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97亿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另外,有关专家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约占人口比重的26.53%。目前,我国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再加上抚养子女,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越来越重,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极大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二、我国商业性老年保险的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各商业保险公司的新险种可谓层出不穷——储蓄与保障型险种、投资型险种、分红险种、少儿险以及最近中保专为女...  相似文献   

19.
超老龄社会是指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5%。这是一个全球现象,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根据研究,至2035年左右,中国将会进入超老龄社会,届时将面临八方面挑战:经济增速下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银发贫困普遍、社区养老是主流、养老金缺口的巨大压力、医保缺口长期存在、延迟退休和老年就业成为普遍现象以及老人的社会关爱缺乏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本文系统探讨了社会保险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参加社会保险能够显著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对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考察异质性,发现社会保险对农村不同性别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考察社会保险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调节效应,发现社会保险调节了7.8%的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调节了10.7%的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该建立基础养老金与居民消费指数的联动增长机制,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整合步伐,倡导精准扶贫政策向农村老年群体倾斜,并通过宣传和教育形成关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氛围以提高其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