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谨慎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八条基本原则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会计处理面临越来越商的不稳定性.然而,投资人以及债权人等权益主体却越来越重视会计处理中对不稳定性信息的揭示,使得谨慎性原则逐渐成为披露具有高可靠性、高相关性和高可比性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但是,作为修订性原则,虽然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也必然会与部分其它的原则有所冲突.如何审视这一情况,笔者通过本文进行一个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它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职业判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本文从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及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体现,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内容、要求,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比例原则是制约行政裁量的基本原则,而过罚相当原则是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在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缘起不同,功能不同。但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均可以用于约束行政处罚实体裁量。在行政处罚的实体裁量过程中,过罚相当原则本身无法提供相当性判断标准,比例原则则可以进行过罚相当的分析。可以将比例原则引入过罚相当原则的判断,在考量过罚相当原则所包含的违法行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要求来分析判断过罚是否相当。  相似文献   

5.
梅淑先 《时代金融》2014,(8):208+213
会计反映就是会计核算,按照会计规范的基本要求以凭证为依据对会计主体的所有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反映。会计核算主要的计量单位是货币。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几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主要分析谨慎性原则概念和适用范围,研究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工业的稳步发展,对工业企业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工业企业并未真正落实经济效益原则,基础较为薄弱,加之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挑战,致使工业企业发展呈现出"内忧外患"态势,这就要求做好改革推进工作,特别在工业企业会计方面,更应作为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将对工业企业会计准则做简单介绍,分析工业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本文首先论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及我国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基本要求,其次具体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应用,最后强调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应防止过度谨慎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李素芬 《时代金融》2013,(27):11-12
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明确的规定,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切实的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对可能发生的费用与损失进行合理的核算。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也非常明确的指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应当对谨慎性原则予以遵循,不得多计收益或者资产,不得少计费用或者负债。由此可见,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是尤为重要的,因而研究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简要的探析了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蓬勃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实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也是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这就要求会计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谨慎性原则,并且遵守相关的要求,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给企业创造巨大利润调节的空间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0.
陈楠 《金卡工程》2009,13(10):138-139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重要标志.我国学者们对此讨论甚多,但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本文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入手,对目前有关基本原则的观点进行介绍、评析,并提出了关于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1.
英美信托的“双重所有权”安排与大陆法系物权法原则的冲突无法通过解释消减。大陆法系国家在引入信托时的各种模式都试图在保留英美信托信托财产管理和收益分离的灵活性的同时,防止因信托的引入而导致本国法律的“分裂”。中国信托法规定信托财产权属既可以转移给受托人,也可以不转移给受托人,不明确界定受益人对信托财产权利的性质,强调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同时对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权利义务做具体的规定,从比较法上看,与《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海牙公约》的规定“不约而同”。但是,无论是“委托人”还是“受托人”的所有权恐怕都不能经受大陆法系所有权完整性和不可分性的检验。我国民法典可以参考国外立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作概念层次的特别规定,从而为信托单行法(尤其是信托财产关系)的解释和实施留出空间,避免单行法下的信托游离于整个法律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12.
有限合伙人不得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多数国家立法确立的共同规则。但对有限合伙人参与企业经营的法律后果,美国制定法有明确的规定,德国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只能通过代理制度进行确定。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蓝本借鉴美国《统一有限合伙法》。而对有限合伙人参与企业经营的法律后果的立法模式却类似于德国。尽管我国《合伙企业法》确立的"信赖规则"移植于美国,但其适用范围不能解读为与美国相同,应该进行限制性解释,即只有在有限合伙人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交易构成表见代理时,方可适用。  相似文献   

13.
以2006~2012年的中国信托公司为样本,采用法与金融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信托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与行政环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托法律体系的完善、投资保护力度的提升及良好的地方法治环境对信托公司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廉洁度的提升对信托公司绩效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与“法律融入”相比,信托的“学理融入”并不顺利。但既有的争论因未看到信托的叛逆本质而不尽如人意。罗马法的信托与英美法的信托,都是对既有制度的反叛。这是信托核心的特质: 因其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当事人的个人意图。正因如此,信托的功能性和工具性也得以凸显。信托的融入涉及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 前者要求法律对规避行为更加宽容;后者则应当采取一个二段式的认定方式——财产的独立为信托机制的适用提供可能性;而一经适用,则可以排除物债之辩,以具体化和个案化的方式来维护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相似文献   

15.
徐卫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9(2):47-65
信托制度不同于传统的民商事法律制度,无论是运行机制还是财产权结构,信托都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由于其重要性以及制度的特殊性,很多民法典都通过不同模式、不同角度对信托制度进行相应的逻辑表达。出于民法典的体系化、系统化以及现代性和国际化的需要及考量,我国民法典也应将信托纳入其中。这种纳入既要在分则中体现也要在总则中体现,在民法典分则中,应采取特殊制度规范模式,将信托安排在物权和债法之间或者物权和债法之后并单独作为一编。在民法典总则中,信托应该在民事主体和民事权利部分予以体现,民事主体部分应对商业信托有所提及,民事权利部分应该涵盖信托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任管理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电子商务中的信任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电子商务信任管理框架,阐述了框架组成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电子商务信任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念秉持的信托财产“唯权利客体论”暴露了力所不逮的疲态。有鉴于此,立法与学界立场发生转变,表现为“客体实体化”“选择性主体化”“特殊类型组织化”和“一般性主体地位”四种对信托财产主体化的认知层次。主体性证成上,信托财产是目的财团,信托具备团体属性,特殊信托演化出组织特征;独立信托目的“冻结能力”是信托财产获得独立人格的根本原因,其引致的独立意思、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直接原因。是以信托财产满足法人资格实质条件,未获主体地位是立法选择而非理论障碍。规范进路上,对信托财产主体地位的承认应采“信托法默示主义”,即尊重设立者意图,兼顾公共利益及对现实的追认,缺省性地肯定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法主体地位,赋权性地允许民事信托拥有权利能力,以对特殊类型的强制性规定为例外。  相似文献   

18.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是资本市场的客观现象,不必禁止此类行为,只需将其限制在资本市场能承受的限度之内。治理证券价格操纵行为必须借助刑法;彰显其及时性、严厉性、确定性;完善前置刑法制度;基于信托责任、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等层面,构筑治理证券价格操纵行为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托业务的不断发展,以财产保护和转移为目标的财产转移信托在我国已经出现。财产转移信托具有特殊的财产权架构,因而导致其税收法律关系出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财产转移信托税收制度,信托税收法律关系的变化将产生不利于社会公平、不利于防范避税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按照信托受益人课税和信托主体课税的原则构建相关信托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和金融租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租赁与信托合作的环境、特征、动因、法律依据及具体方式,并说明了合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