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户信用合作融资的出现为农户融资提供了另外一种渠道,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缺乏相关具体的法律法规使得发展道路缺乏监管;农业生产的脆弱性极易引发风险事件的发生;合作组织内部治理存在问题不利于组织长远发展;没有具体的信用数据使得决策缺乏可验证性。通过对其加强管理,可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创新农户融资担保模式的必然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即高度统一管理的中央财政。农村资金的运行是非市场化的国家、集体的框架,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主导着农村资金的流向,使其有计划地投入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等项目中。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宏观和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金融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小额信贷作为突破这一瓶颈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那么目前中国农村农户小额信贷需求总体情况如何?究竟什么因素制约了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呢?本文试图基于江苏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小额贷款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政府决策和众多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定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系统分析并验证农户资产异质性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资产异质性,且这一差异形成了农户不同的融资约束状况。农户资产水平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同时具有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门槛效应,故而农户资产的增长和补齐将同时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缓解其所受融资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首个信用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信用声誉对银行信贷决策和农户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声誉能够带给农户更多的银行信贷和更低的贷款利率,农户收入越高,信用声誉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信用声誉在信用体系建设的整村推进模式下激励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信用角度出发,对农户信用识别、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农户的融资状况、信用行为特征及其农户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实质在于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农户信用;第二,农村社会信用主要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特征组成的"圈层信用结构",农户的隐性信用能力对农户履约水平、履约能力的判断更具有参考价值。第三,现阶段农村农户信用行为符合"分类相聚"性质,构建与农村信用水平相适应、以"农户信用联结"(Peasant Credit linkage)为中介目标的农村信用体系,是现阶段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识别、解决农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源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金融机构借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总体看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在上升,直接融资比例在下降,股权融资明显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不同决策目标的融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在股权帐面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比股价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股权融资,但是当股市低迷,市价接近或低于账面价值时,这种差异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融资难题的破解对于扩增农村金融市场总量、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小农户长期面临融资覆盖面不高、供求错位,非正规信贷大量占据农村信贷市场,新型金融产品在农村普及明显不够,农业保险覆盖面小,风险分担缓释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为了在农业强国目标下扩大小农户融资覆盖面与消解信贷配给,论文从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与信贷模式、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品种与覆盖面、大力推动金融科技等先进手段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融资需求是农村融资需求的主体,其融资特点和满足率不但是衡量农村融资体系能否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且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需求理论对当前农户融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更好满足农户融资需求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建设中农户融资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雷  佟健  李配法 《济南金融》2006,(12):60-62
农户融资需求是农村融资需求的主体,其融资特点和满足率不但是衡量农村融资体系能否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且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需求理论对当前农户融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更好满足农户融资需求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创业概率和机会型创业概率将分别提高19%和25.8%.同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与代际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和壮年农户创业决策受到互联网使用影响相对较大.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农户社会资本和改善融资渠道提升农户创业概率.在替换了互联网使用的代理变量之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影响结果依旧稳健.  相似文献   

12.
"金融脱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失血"。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进行土地流转探索,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此创新融资模式,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打通农村金融的"血脉"。在当前几种创新模式中,土地预期收益成为农户的主要还款来源,但土地收益权的不确定性因素侵蚀了土地收益权的价值。银行会通过降低农户土地收益权的抵押率使贷款风险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进而降低了农户收益权跨期配置的融资能力。只有克服不确定因素对土地收益权价值的侵蚀,才能实现收益权跨期配置的预期融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融资是一种以农户的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为担保的农村信贷资金融通形式。本文以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农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在融资流转中存在的法律约束,提出改革我国衣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担保制度的探索性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文化特征与农户的融资次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江 《上海金融》2004,(10):12-14
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其核心是农户的融资偏好。本文认为要建立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首先应充分认识、理解直接反映农户偏好的融资次序。融资次序是由其背后独特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农业文化所决定。理顺这一逻辑便构成本文的核心命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符合农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即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需求。本文通过对温州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非正规金融更能满足不同收入等级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在比较分析了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融资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最后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资金来源的因素,并对促进农村地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微观视角剖析影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发展进程的原因。研究表明:年龄、婚姻、工作对农户参与农村医疗保险有正效用,但并不显著;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小型商业对农户参与医疗保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的健康自评状况对其参加医疗保险决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有农户约2.44亿户,总数量巨大,对资金的总体需求非常大。而且农户的行为极为复杂,农户之间的结构性差别,地区差别收及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盖异都很大。农户能否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研究农户融背的现实需求和供给状观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农业增效的有效渠道,而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困境及原因,对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向雯  范智 《南方金融》2004,(11):16-19
本文通过将在华跨国公司按其所在地区进行分类,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实证研究了在华跨国公司的融资决策目标。结论是:日本、北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新兴工业化地区(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的在华跨国公司在融资决策目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别;它们的融资决策目标可归入两个因子,即灵活性发展因子、债务市场结构因子。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在新疆喀什、库尔勒、伊犁维吾尔族农村调研数据做实证观察,发现关系网络对农户融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研究聚焦于特定社会文化与关系网络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农户融资结果,并从关系网络的视角解释了农户借贷市场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现实性。在调查分析、文献研究及访谈研究的基础上,以维吾尔族农户需求为导向,了解维吾尔族关系网络特征,阐释了关系网络作为农户最重要资源,它带来的信息效应和资本效应有助于弱化农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培育本土化的农村金融力量,拓展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抵押替代效果分析并补充了主要观点,对此提出了立足于新疆乡村实际,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思路,政府需要果断放开非正规金融组织,因地制宜地重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