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擎 《西南金融》2005,(9):21-23
本文将公司治理结构纳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阐释了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制度环境;其次明确提出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弱化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虚置;最后提出了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切入点、重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从传统的内部牵制、内部制度到内部整体框架,发展为现在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分析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4,(6)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公司治理之路来实现。当代的企业制度以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以达到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目的。本文简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范春妍 《会计师》2014,(3X):50-51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公司治理之路来实现。当代的企业制度以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以达到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目的。本文简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就有了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二者现状.关系等方面的分析.以便为我国企业改进管理提供有用的建议.使我国企业能更好的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具备世界的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区别与联系中我们发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既存在差异,又相互影响,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合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是保证现代市场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两者的发展是同步的。鉴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将两者分离开来进行研究不会产生具有根本变革意义的结果。因此,本文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结合在一起.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在公司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为公司提供制度基础和责任体系,是公司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同时也制约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构成企业内部运行规律控制特性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二者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将简要介绍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公司治理能促使财务控制有效运行,是保证财务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财务控制的制度环境。财务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应从完善公司治理出发完善企业财务控制环境,财务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强化企业的公司治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阐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7,他引:156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 ,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 ,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 ;指出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423,自引:13,他引:423  
内部控制的嬗变告诉我们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中 ,应采取双管齐下和分步走的战略。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应抓住的关键问题是 ,健全管理机构 ,厘清管理权责 ;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 ;强化预算管理 ;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自愿性审计需求的动因,以2010年沪深两市13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自愿性选择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外部声誉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可以促进自愿性审计需求。具体而言,上市公司外部声誉越好,如入围主流媒体声誉榜单、未被 ST、未曾被处罚、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资产负债率较低;以及内部治理机制较好,如国家控股、股权集中、董事会规模越大、开会次数越多、CEO 稳定等,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严格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前提条件。对经营权的有效控制并使之与股东利益保持动态一致,只有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全力保障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一个社会对公司治理、一个公司对自身治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直接体现在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和重视上。本文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公司自身、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资者四个角度考察了中国社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程度,借以对中国公司治理认同度问题做出大致判断。基于对内部控制关注程度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在我国仍缺乏应有的认同,从而使得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实践中可能只是一种徒具驱壳而缺乏实质内容和实在效果的时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李万福  赵青扬  张怀  谢勇 《金融研究》2020,476(2):188-206
本文实证检验了不同内部控制水平下,异质机构持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相比外地或短期机构持股,本地或长期机构持股更有助于提升应计质量和降低盈余噪音;当公司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时,本地或长期机构持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的治理效应显著降低;相比国有控股,异质机构持股治理效应的发挥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受内部控制的影响更大;当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实质性内控缺陷时,异质机构持股发挥的治理效应明显更弱。这些结果表明,异质机构持股治理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二者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主要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驱动。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异质机构持股影响公司治理的具体作用机理,为实务界和监管机构改善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公司治理结构的所有原则都来源于商业银行活动的基本实践.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最终会损害银行的竞争力,增大银行体系的风险.在当前面临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是银行业改革的首要议题.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其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角度出发,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逐步健全外部治理等措施,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富有成效的改革,促进金融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leverage among Japanese firm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e fin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variables and financial leverage. When firms signal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owever, keiretsu financial institution equity owners intervene to moderate the use of debt. This evidence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a keiretsu two-tier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first stage, the unique corporate cross-shareholding allows mutual monitoring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In the second stage, when firms get into financial trouble, keiretsu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sume control by reducing debt levels. The results highl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keiretsu and independ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a firm's market valu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cointegrated system in the Ohlson (1995) valuation framework. Using a comprehensive set of 29 governance measures in 4 categories for Taiwanese firms, we find that governance related to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vergence between cash flow rights and control rights are important for a firm's market valuation. In particular, information about shareholdings of board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shareholdings of controlling family, and voting rights are influential for firm value. Controlling for book value and residual incomes in the model, these governance measures track much of the remaining firm valuation that is unrelated to a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 Our findings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the intrinsic valu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typ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that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firms with similar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ntrols.  相似文献   

19.
张博  韩亚东  李广众 《金融研究》2021,488(2):153-170
本文以200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内部治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负债不足时,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企业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这种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在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比较严重以及非CEO高管监督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能够通过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来降低企业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理论始于二十世纪初,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受宏观环境、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较多问题,内部控制失效困扰着企业的投资者.本文认为除考虑外部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外,还应关注人的本性因素,基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结合激励理论,从人的本性角度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