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泰山钢材市场信用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了良好的信用行为在促进该市场发展和成功抵御经济危机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对中小企业和区域性市场在信用经济条件下如何借助信用机制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用市场需求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理信用缺失的重要措施是国强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信用市场需求是信用制度中信用奖惩的基础,对信用信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用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信用活动、构筑信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韩家平 《征信》2016,(11):1-4
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中西方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信用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治理机制正在形成。然而,我国市场信用机制仍处在自然发展阶段,今后应强化市场信用机制建设,并与政府信用机制协同发展,让信用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发展信用评级市场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国华 《上海金融》2006,(12):72-74
文章认为,在发展信用评级市场过程中,尚有信用评级的市场定位、信用评级的监管架构、信用评级的收费制度、信用评级的发展模式四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见解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美国信用修复行业沿革变化和《信用修复机构法》的核心内涵,分析我国信用修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美国信用修复行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建立并规范我国信用修复市场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我国信用修复行业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市场信用机制与公共信用机制的本质特征、运作规律、相互关系等,对我国市场信用机制的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应该从建立健全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市场信用信息的应用、打造市场信用机制运行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东生 《金融与市场》2007,(1):63-64,71
近年来,信用担保工作在我国发展较快,对加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滞后,信用担保市场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临汾市信用担保市场发育状况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与评级产品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和评级产品应用受制于法律法规不完善、评级管理不统一、评级需求失衡、制度机制不协调等因素。应加快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明确信用评级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理顺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信用评级产品应用的政策扶持,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义、交易原理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出发,针对我国开展信用缓释工具试点后的交易状况,基于信用衍生品的功能对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配套完善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俊剑 《浙江金融》2004,(12):41-42
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信用及证券的产生而诞生,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信用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规范信用行为的必要环节,在市场信用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一支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也就显得愈发重要与必要。  相似文献   

11.
吴太轩  谭娜娜 《征信》2021,39(3):9-17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信用激励功能逐渐彰显,有必要从内部认知信用激励内涵、类型,引入并解构嵌入性理论,从制度嵌入和文化嵌入两方面建构我国信用激励机制。制度嵌入方面,通过嵌入事前信用信息供给机制以缓释信用市场对信用信息的紧张供求关系,重构信用评级制度,纠正社会信用激励偏差,强化信用激励力度,从而为信用激励提供支撑和保障;文化嵌入方面,通过培植信用文化,奠定信用激励基础,调动公众协同参与,进一步落实信用文化的共有信念和价值观,激励信用主体的守信行为。  相似文献   

12.
肖振宇  翁后茹  孙阳 《征信》2020,38(3):58-63
浙江义乌市打造企业、个人全覆盖的信用评价新机制,山东荣成市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为县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路径。江苏昆山市可以从诚信建设制度化、优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和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等方面推进县域城市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任建军  杨林 《金融论坛》2006,11(11):16-22
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对农村信用资源开展的信用创评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信用交易主体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以标准化的信用信息记录和非正式约束机制实现对担保机构的替代,促进了农村信贷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15.
林钧跃 《征信》2012,(1):1-12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并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上述理论和技术领域的长短优劣,力图理清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点,探讨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商银行信贷管理现状,针对现阶段信贷管理风险意识淡化、制度约束弱化、贷款管理行为随意化及监管弹性化等自由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将推进信贷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思路概括为“培养一支队伍、重点完善两个办法、把好五个关口”,即构建风险信贷文化,打造信贷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健全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信贷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不良信贷资产责任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把好贷前调查关口、贷款审批关口、贷款发放关口、贷后管理关口及信贷管理监督关口。  相似文献   

17.
邱念坤  肖瑞婷 《西安金融》2014,(1):91-93,96
征信市场的有效运行对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有效征信市场发展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立足我国征信市场发展实际,从征信机构体系、征信产品体系、征信监管体系、信息共享机制、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征信市场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征信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鹏 《金融论坛》2006,11(12):50-54
从余额、增量、增幅、人均信贷水平等不同维度看,安徽信贷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和创新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第一,在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的扩展给予促进和推动;第二,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行在制定区域信贷政策和分配贷款限额时,要对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实行倾斜;第三,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确保投资者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增强其投资信心和收益预期;第四,商业银行要建立适应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信贷营销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确保信贷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rade credit is essential for enterprises in business activities. Given the current wave of digital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how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ffects trade credit provision. Based on data on Chinese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12 to 2019,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rade credit provision. We find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rade credit provision. Th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is an increase in short-term bank credit. We further examine the heterogeneity of firms’ supply capacity and willingness, and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more significant among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with greater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nterprises located in provinces that have low social trust than among other types. This paper extends the study of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firm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e credit provis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作用机理,深入分析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并利用经济学理论讨论了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用问题,认为系统建设应落脚于与效用最相关的信息采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